-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
历 史 试 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重要制度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 A.禹 B.启 C.周文王 D.周武王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种“最早的可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明代清州人赵秉忠在自己的状元卷中提出了“天民说”,这是对传统 “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战国时代就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孙武
4.董仲舒认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5.自古以来,潍坊大地山川灵秀,人才云集。曾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是
A.燕肃??????????B.郑玄??? C.刘墉??????????D.郑板桥
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明朝时,曾经在海洋上叱咤一时的人物是
A.张骞 B. 郑和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7.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中西方文化差异
8.右图中的人物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甘愿流血牺牲,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A. 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 林则徐
9.畅游其中,你可以领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也可以感叹“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既可以感“静如山房”之静,又可以悟“深柳读书堂”之妙。这一旅游胜地就是
A.青云山 B.十笏园 C.云门山 D.偶园
10.1948年4月2日,直接指挥山东兵团进行潍县攻坚战的是
①陈毅 ②粟裕 ③许世友 ④谭震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3年时,原《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他说的“这张报纸”应是
A.粮食高产 B.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毛主席会见尼克松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2.被称为齐鲁石窟之冠的云门山石窟和驼山石窟,位于
A.青州 B.安丘
C.寿光 D.临朐
13.“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发生“生活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三大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14.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我国为实现 “发展起来”所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5.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中印两国“注重终将走在一起”是因为双方曾经共同提出、并一直奉行着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多边外交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