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过程 (1)内压式 料液从空心纤维管内流过,透过液经纤维管膜流出管外,这是常用的操作方式。 (2)外压式 料液从一端经分布管在纤维管外流动,透过液则从纤维膜管内流出。 中空纤维膜组件 中空纤维式膜分离装置 中空纤维式膜分离装置 9.6 砂滤设备 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压力过滤器。 压力过滤器设备分类: 双层滤料 单层滤料 压力过滤器特点: 承受压力,可利用过滤后的余压将出水送到用水地点或远距离输送 过滤能力强、容积小、设备定型、使用机动性大 单个过滤器的过滤面积较小,一半用于小型废水处理站 9.6 砂滤设备 9.7 砂水分离器 砂水分离器用于将沉砂池排出的砂水混合物进行彻底的砂水分离。 由无轴螺旋体、水箱、U形槽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9.8 滗水器 滗水器又称滗析器、移动式出水堰。 主要有机械式、自力(浮力)式、虹吸式三种。 典型滗水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谢谢! * 加压溶气装置:包括水泵、空压机(或射流器)、压力溶气罐及其他附属设备,其中溶气罐是影响溶气效果的关键设备。 溶气罐作用:在一定压力下,保证空气能充分溶于水中,并使气水充分混合。 溶气罐内设格网、挡板或填料。(增加紊流程度,防止溶气短流,促进气水充分混合,加快扩散) 溶气罐型式:静态型(纵隔板式、花板式、横隔板式);动态型(填充式、涡轮式)。 静态型溶气罐:多用于泵前进气,气水混合时间较短。 动态型溶气罐:多用于泵后进气,气水混合时间较长。 溶气释放装置组成:由释放器(或穿孔管、减压阀)与溶气管路组成。 溶气释放器的功能:将压力溶气水通过消能、减压,使溶入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而均匀与水中的杂质相粘附。 溶气释放器类型:TS型、TJ型、TV型等。 减压阀作用:保持溶气罐出口压力恒定,控制气泡的粒径和数量;经减压的溶气水形成强烈的搅动和涡流,产生微气泡。 分离装置(气浮池)作用:使微气泡群与水中杂质充分混合、接触、粘附,并使其与清水分离。 当饱和溶气水溶液从溶气释放器或减压阀流入气浮池后,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吸附乳化油和细小悬浮颗粒,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由刮渣机去除。 分离装置类型:平流式、竖流式和综合式。 * * 人中清理格栅是用一组或多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 一般斜置在水流经过的渠道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于截留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的固体污染物。 一般与水平面成45~60°倾角安放,倾角小时,清理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构造简单、安装灵活;条形格栅和网状格栅。 格栅栅条是人工清理格栅重要部分,断面有正方形、圆形、矩形、带半圆的矩形,一般采用矩形断面。 人工清理格栅多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站) * * 滤网设置在渠道内或取水构筑物内,滤网用不锈钢丝、尼龙丝、铜丝或镀锌钢丝编制而成。 网孔孔眼大小由拦污对象确定,一般为0.1~10mm。 水下不设传动部件;用喷嘴喷出的高压水流清洗滤网;用无级变速电机来调节滤网旋转速度;采用滤网前后的水压来控制滤网启动。 滤网一般只用于拦截细小的悬浮物,不能拦截较大杂物,所以一般滤网前设置粗格栅或格栅除污机,格栅和滤网一般联合使用。 * * * 9.5.2 膜分离设备分类 水工艺常用分离设备主要是:电渗析设备、反渗析设备和超滤设备。 DD NF UF MF ED RO 9.5.3 常用膜分离设备分离原理 1、电渗析设备原理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性,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在隔室内发生离子迁移,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从而达到除盐或浓缩的目的。 电渗析基本排布方式原理图 电渗析(ED) 9.5.3 常用膜分离设备分离原理 2、反渗透设备原理 任何溶液都具有相应的渗透压,但要有半透膜才能表现出来。渗透压与溶液的性质、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膜无关。反渗透不是自发进行的,只有当外部压力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时,反渗透才能进行。 渗透 渗透平衡 反渗透 反渗透分离原理 9.5.3 常用膜分离设备分离原理 3、超滤、微滤和纳滤设备 主要利用膜孔对溶液中悬浮微粒的筛分作用,在压力作用下,小于孔径的小分子溶质随溶液一起透过膜上的微孔,大于孔径的大分子溶质则被截留。 压力推动膜工艺的分类比较 压差/Mpa 微粒或分子的大小/μm 2.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