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课 汉语要素.ppt
* 3.1.1 关于学习者的年龄的研究 学者们一般认为,儿童学第二语言比成人快,年龄愈小愈有优势。(你的看法呢?)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法和句法方面,青少年学得最好,成人次之,儿童最差;发音方面,差异很小;语法方面,成人开始学习时有优势,但一段时间后儿童会赶上来。 年龄对L2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学习速度、熟练程度 一些实验研究也证明成人在短期学习中表现得比儿童好。相对于语音来说,成人在语法方面更能体现出学习速度上的优势。 * 3.1.2关于“认知方式”的研究 “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ce) 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区分开来,能集中于某一部分不受其他部分干扰。 学习者则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场独立的学习者更适合在正式的课堂学习。 “场依存”(field dependence) 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更适合在自然环境中习得语言。 * “认知风格”的研究 这两种认知方式各有利弊,过于场独立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过于场依存,容易忽视个别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很难说两者之间哪种方式更好,而是要取决于具体的学习任务。 * 3.1.1 关于学习者的年龄的研究 学习者的年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争论的焦点:“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又称“临界期”,在这个阶段,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速地习得一门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否像母语学习者那样存在着一个关键期的问题。 Long (1990)的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6岁以后开始学习,不可能获得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音能力(native-like accent)。 同样,学习者在关键期后也很难获得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法能力。 Scovel (1988)的研究证据表明,获得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音能力的关键期是12岁左右。支持语法能力获得的关键期的证据似乎还不明确。 * “认知风格”的研究 研究还表明儿童的场依存性倾向大一些,因而易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与此同时其场独立性逐渐发展。 成人的场独立性强,需要在正规的课堂学习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 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既需要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从整体上把握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又要能离开语境对具体的语言结构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这两种认知方式第二语言学习者都应具备,并根据学习的特点灵活运用。 * 3.2.1 L2学习者态度的研究 态度: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 * 学习者态度的分类 学习者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 对目的语社团及本族语者的态度; 学习者对学习目的语的态度; * 态度的分类 积极态度 一般态度 消极态度 一般说来学习态度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持久,但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 学习者的态度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一般说来,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其所学的目的语、目的语社团及其文化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将对其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 反过来说,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目的语社团及其文化的态度是消极的、否定的,将对其语言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 * 学习者的态度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但也有研究表明: 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不一定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否定的态度也可能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带来正面的影响。 由此看来,学习者的态度与其语言习得效果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并非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 3.2.2 L2学习者动机的研究 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 调查结果发现,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 第二语言的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四个方面。 * SLA与习得环境的关系 VanPattern认为,“第二语言”是指除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 也就是说,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言的。不是根据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来定义的 因此,美国人在美国学法语,法语是学习者在外语环境学习的第二语言。 因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分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 SLA与习得环境的关系 问题1: “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习得”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习得环境,而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问题2: 语言习得环境不能作为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的依据。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的。 把语言习得环境作为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的依据,便会与第二语言的定义相矛盾了。 * 区分SL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