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ppt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境内,发生灾难性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爆炸。 切尔诺贝利灾难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拉响了安全利用核能的警钟。2006年4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结论称,核辐射让27万人罹患癌症,9.3万人死亡。酿成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灾难。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现乌克兰共和国(原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首都基辅市北130公里处,第聂伯河支流的普里皮亚特河畔,靠近白俄罗斯共和国边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前苏联选址在这里建造核电站,一期两个机组于1977年建成发电,二期两个机组于1983年建成发电,到1986年核电站拥有RBMK-1000共4台机组,原计划再建两台(5、6号)机组,4号机组事故后被迫停建。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基辅以北130公里的普里皮亚特市的核电站,发生了自1945年日本遭受美国原子弹袭击以来全世界最严重的核灾难。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当日凌晨1时许,随着一声突然的震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柱高达30多米。爆炸源是4号反应堆,其厂房屋顶被炸飞、墙壁坍塌。大量的碘和铯等放射性物质外泄,使周围环境的放射剂量高达200伦琴/小时,为允许指标的2万倍,1700多吨石墨成了熊熊大火的燃料,火灾现场温度高达2000℃以上。救援直升机向4号反应堆投放了5000吨降温和吸收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并通过遥控机械为反应堆修筑了高达几米以上的绝缘罩。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此外,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形成了放射云,随东南风飘至北欧上空,给北欧诸国带来了核污染。一段时间内,对许多国家造成了社会恐慌,人们谈核色变,纷纷采取应急措施,如对农产品进行核辐射检验等。甚至影响到了美国,人们争相抢购陈粮冻肉。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这起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爆炸,使附近的四座100万瓦的核电站全部被迫停止运转,前苏联核电供应量为此减少了10%。芬兰、埃及等国取消了原与前苏联签定的核设备订单,损失估计有近百亿美元。苏联的两大粮仓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核污染,粮食和甜菜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另外,事后的清理工作,估计也花费了几十亿美元。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核污染造成的后遗症,其代价更是难以估计。据一些西方专家估计,这一事故将给数百万苏联人埋下致命祸根。3年后,科学家的预言得到了证实,核电站50公里范围内的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及畸形家畜和植物(如体格硕大的老鼠,苞蕾异常肥大的花菜)等急剧增加。切尔诺贝利综合症正在蔓延。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附近的佐林村,一名乌克兰畸形小女孩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因核辐射影响而先天残疾的9岁小女孩阿尼亚在隔离区内的家中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2006年4月6日,一名白俄罗斯工作人员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内测试核辐射强度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据调查统计,白俄罗斯有一半以上人口(包括40万名儿童)仍然生活在受辐射污染的地区,一种与辐射有关的致命疾病甲状腺癌在白俄罗斯呈上升趋势,从前被认为已经绝迹了的白喉、霍乱、结核病和伤寒等传染性疾病正在白俄罗斯悄然蔓延开来。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据专家分析,核电站爆炸的客观原因可能是堆蕊冷却系统发生故障,使工艺管内缺水,堆内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燃料蕊体熔化,使高温下的水蒸汽与钴、石墨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并在高温下发生爆炸后引起大火。 其主观原因是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监测系统,以及管理不当,安全意识差,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钴(Co):原子量:58.8;比重:8.9;熔点:1459℃; 沸点:2900℃;银灰色、坚硬而脆的磁性金属。 危害:吸入钴烟雾和摄入钴盐,可造成心肌疾患和呼吸道、眼和消化道剌激等全身中毒症状。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几点启示 1、在论证建立核电站时,应将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体现安全优先的原则。 2、核事故与其他事故相比,其危害延滞性特别明显。所以当核事故一旦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灾害后果,防止因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3、此类事故发生概率较低,但危害极大。因此,对核事故的救援工作,应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核电站、核材料的管理工作,应特别加强安全检查、检修,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