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备教案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备教案5.doc

第十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空前绝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特征: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破坏;经济建设服务于战争需要;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政治特征: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和二战后期的四大国际会议,是反法西斯国家加强政治合作的表现;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二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结束。 军事特征:以1942至1943年为界,将二战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反法西斯国家的战略防御时期,后期是反法西斯国家的战略进攻时期。 【考点清单】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1)慕尼黑阴谋;(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3)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解析】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对“慕尼黑阴谋”应了解其内容与影响并熟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间、影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应突出二战爆发的标志、法国投降和不列颠之战等主要知识点;对“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应强调战争背景和战争影响;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应分析形成过程、形成标志与影响。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析】本考点内容相对较热,历年高考以选择题为主其余题型兼顾多次考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应突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争和北非战场的转折战役并明确意大利投降时间与影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应突出四大反法西斯国际会议、第二战场开辟和德日投降等主要知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应明确二战的性质并从造成恶果、打击反动势力、促进进步势力、推动科技发展、改变世界格局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叙述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历史,以1942年至1943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二战的爆发和扩大阶段: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东线波兰灭亡,苏联建立东方战战线;西线北欧和西欧小国迅速沦陷,法国投降,英国受打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一)慕尼黑阴谋(损人利己,祸水东引) 1.背景: (1)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苏台德区提出领土要求; (2)英法企图牺牲捷克利益并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实质: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3.概况: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背着捷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会议。 4.消极影响 (1)鼓舞了德国法西斯侵略,使它在1939年吞并了捷克全境(“绿色方案”),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张步伐。 (2)一再暴露了英法的绥靖意图,使苏联对英法更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 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祸水西指) (1)背景:苏联构筑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 (2)特征:各取所需,以强凌弱。 (3)影响(短暂维持:1939年8月—1941年6月):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 (二)二战爆发和战初形势 1.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白色方案”),英法对德宣战(宣而不战)。 2.东线形势 (1)波兰沦陷原因 ①波兰弱小落后(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②德军闪电突袭; ③英法宣而不战(静坐战、奇怪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 (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①目的:向西扩展疆域,形成抵抗德国入侵的缓冲地带(盾牌、替死鬼、垫背)。 ②性质:非正义的侵略行为(具体行为:占领芬兰、波兰、罗马尼亚部分领土;完全吞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 ③影响:激起当地人民反苏意识,不利于苏联和东欧国家团结对敌;暴露了苏联霸权主义意图,给东南欧国家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西线形势 (1)德国占领北欧、西欧诸国(“黄色方案”) 这里:北欧指丹麦、挪威; 西欧指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2)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电机”撤退计划) 意义: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法国沦陷 1940年6月22日 原因:①绥靖政策恶果(自食苦果); ②军事思想落后(“马奇诺防线”守株待兔;Maginot);③德意两面夹击。 (4)不列颠之战(“海狮计划”)(空袭和潜艇战) 这是西线德军的第一次大失败,使英国增强了信心,使德国挫伤了斗志。 补充:法国既亡、傀儡尚存的原因: (1)实际上德军已占领法国大部分地区,可掠夺法国北部丰富的资源; (2)由傀儡政府来维持法国秩序,可最大限度地节省占领费用;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