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同步检测题13.doc
4-5-4防灾与减灾
1.(2011·福建卷T40-B)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气象灾害冰雹的形成及防御。冰雹是一种气象灾害,是降水的一种类型。(1)考查冰雹发生的季节及原因。根据图中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可以看出,多发生在3、4月份,为春季。春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冷暖气流交汇,使暖空气强烈抬升,温度快速下降形成。(2)考查冰雹的危害和防御措施。冰雹的危害在于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破坏建筑物;冰雹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预报,做好人工防雹。
2.(2011·山东卷T31)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请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分布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通过寒潮灾害切入,考查对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的描述能力、地理原理等地理知识。(1)对等值线类型的题目,既要通过等值线数值的变化,描述地理事象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又要描述其高值和低值分布区。(2)从水的热容量角度考虑其防冻原理。水与土壤相比较,水的热容量较大,冬季降温幅度小,地温变化缓和,有利于防冻。
3.(2011·山西大学附中高考模拟)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答案:(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 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2)春季和秋季 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4.(2011·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某次重大自然灾害之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Ⅰ、Ⅱ、Ⅲ与灾后救灾工作阶段之间用线段正确的连接起来。
Ⅰ 恢复重建阶段
Ⅱ 紧急救援阶段
Ⅲ 发展重建阶段
(2)图中M、N、G、S中,表示灾后生活、生产恢复重建的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S 理由:灾后应尽快开始恢复生活、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大灾破坏较大,恢复工作持续时间较长。
5.(2011·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下图为“1981~2001年我国农业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旱灾与水灾比较,有何特征?
(2)解释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答案:(1)影响面积大(范围广),频率高。
(2)我国干旱和半干旱(或缺水)面积大;干旱持续的时间比洪涝长;影响干旱的因素更多。
6.(2011·陕西咸阳市高考模拟)读下表,回答问题。
震中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人员伤害 经济损失 中国四川
汶川 2008年
5月12日 里氏
8.0级 10千米~
20千米 截至5月22日
造成51151人
遇难,累计失踪29328人 8451亿元人民币 日本宫城
县以东太
平洋海域 2011年3
月11日 里氏
9.0级 20千米 截止3月22
日,死亡人数为10019人,失踪17541人 预计达16万亿~25万亿日元(约合两万亿元人民币) (1)结合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比较“日本3·11地震”和“我国5·12汶川地震”特点有何不同?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日本地震的成因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成员,请你帮助设计研究方案。
答案:( 1)不同点:日本地震震级(9.0级)比中国汶川地震震级(8.0级)高;日本地震经济损失比中国汶川地震经济损失大;日本地震死亡人数比中国汶川地震少。
(2)①搜集日本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等相关资料;②走访(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咨询)有关专家,并做好记录;③整理、分析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