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检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检测试题.doc

高二文科月考历史试卷 基础训练(答案请写在后面答案卷上) 1、关于梭伦改革 (1)改革前,雅典社会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矛盾,请分析其表现及原因。 (2)改革后,有没有解决好这些矛盾?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梭伦改革的性质、特点及历史局限性? 2、关于商鞅变法 (1)变法前夕的秦国拥有哪些弱势和优势? (2)在古代中国,推行变法之前取得哪些人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3)商鞅是如何打造秦国的勇猛之师的? (4)商鞅变法中经济措施标志着封建社会什么经济政策的产生,这一政策对后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评价商鞅的严刑峻法? 3、关于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危机?由此分析改革的目的? (2)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实际上顺应了怎样的历史潮流?简述改革的历史进步性。 4、关于王安石变法 简要你列举王安石富国之法的措施。其中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大商人囤积居奇进行打击的措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请写在后面答案卷上)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 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结果怎样? (2)梭伦曾经写诗描述他的改革措施:“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谈谈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意义,他是否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3)据材料三回答,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卷六十八》 材料二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三年,诏:“青苗钱不许抑配。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体量觉察禁止,敢沮遏愿请者.按罚亦如之。”初,敕旨放青苗并听从便,而提举司务以多散为功。又民富者不愿取,而贫者乃欲得之,即令随户等高下分配,又兼贫富相兼,十人为保,以富者为保首。王广廉在河北,第一等给十五贯……第五等一贯,民喧然以为不便。……判大名府韩琦言:“熙宁二年诏书,务在优民,不使兼并乘其急以邀倍息,……今乃乡村自第一等而下,……与初抑兼并济困乏之意绝相违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上乃出琦奏示执政曰:“……朕始谓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有青苗,而使者强与之乎?” ——《文献通考?卷二十一》 材料四 而且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实际结果却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连最初倡行市易法的草泽人魏泽宗都“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一一徐昌强《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分析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的原因。 据材料三、四指出,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市易法措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实践中的主要弊端。 比较材料二、三,指出两者变法成败的主观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