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红霉素等沿用大环内酯类: 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以下感染:①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中的敏感菌株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②敏感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及蜂窝织炎;③白喉及白喉带菌 * 1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CARTI)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OPD)、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结构性肺病(肺囊性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症)伴发感染等。 妊娠期患者有明确指征用克拉霉素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采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特非那定是一个抗过敏药,用于季节性和非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枯草热的治疗 肝功能损害者如有指征应用时,需适当减量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红霉素酯化物包括依托红霉素和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即琥乙红霉素) 特非那定,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等 青霉素脑病是青霉素的一种少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通常青霉素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在用量过大,静滴速度过快时,大量药物迅速进入脑组织,即血及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升高,干扰正常的神经功能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应,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睡等,称之“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类可经乳汁排出少量,哺乳期妇女用青霉素类药后可使婴儿致敏,因此在用药期间宜暂停授乳。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本类药物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宜单独滴注,不宜与其他类药物同瓶滴注,以免引起相互作用。 氨苄西林在浓溶液中不稳定,稀释后较稳定。本类药物在pH碱性溶液中易失去活性。 赫氏反应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是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 硝基咪唑类对厌氧菌及原虫有独特的杀灭作用,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对各种厌氧菌具有强大作用,对滴虫、阿米巴也有效,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 H2受体拮抗剂包括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青霉素脑病是青霉素的一种少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通常青霉素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在用量过大,静滴速度过快时,大量药物迅速进入脑组织,即血及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升高,干扰正常的神经功能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应,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睡等,称之“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类可经乳汁排出少量,哺乳期妇女用青霉素类药后可使婴儿致敏,因此在用药期间宜暂停授乳。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本类药物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宜单独滴注,不宜与其他类药物同瓶滴注,以免引起相互作用。 氨苄西林在浓溶液中不稳定,稀释后较稳定。本类药物在pH碱性溶液中易失去活性。 赫氏反应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是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 氨基苷类钝化酶包括磷酸转移酶,腺苷酸转移酶和 N-乙酰转移酶三类。这些酶通过磷酸化、乙酰化和腺苷酸化等途径对抗生素进行修饰而使其灭活 最小抑菌浓度: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杀死99.9%(降低3个数量级)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有些药物的MBC与其MIC非常接近,如氨基糖苷类。有些药物的MBC比MIC大,如β内酰胺类。如果受试药物对供试微生物的MBC≧32倍的MIC,可判定该微生物对受试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Vitro:体外实验 最MPC是防止第一步耐药突变菌株选择性增殖所需的最低抗菌药浓度。在此浓度下,病原菌必须同时发生两步以上的突变才能生长;或是在一个菌群中,对第一步耐药变异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SW指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耐药菌株可以被选择性富集。MSW越宽,越容易出现耐药菌株;反之,MSW越窄,产生耐药菌株的可能性越小 MPC:是指抑制细菌细菌耐药突变株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杀死99.9%(降低3个数量级)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有些药物的MBC与其MIC非常接近,如氨基糖苷类。有些药物的MBC比MIC大,如β内酰胺类。如果受试药物对供试微生物的MBC≧32倍的MIC,可判定该微生物对受试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TTC(2,3,5—氯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