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b)(复习)解读.ppt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b)(复习)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下列省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有(  ) ①广西 ②陕西 ③山西 ④江西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太湖美……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歌曲《太湖美》充分体现了我国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这一地区是指 ( )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3.下列能体现我国南方地区自然特色的是 ( ) A.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B.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C.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D.漓江水,琼海风,水天一色 4. 右图所示民居为(  ) A. 北方民居 B. 南方民居 C. 西北民居 D. 青藏高原民居 橘生______南则为橘,生于______北则为枳。据此回答5~7题。 5. 此河指(  ) 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D. 珠江 6.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橘是一种(  ) A. 喜水的水果,而此河以北非常干旱 B. 温带水果,而此河以北为寒带 C. 热带水果,而此河以北为亚热带 D. 亚热带水果,而此河以北为温带 7. “橘生___南则为橘,生于___北则为枳”,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生活习惯差异 D、耕作制度差异 8. 下列所列各项西部比不上东部的有(  ) ①矿产资源贮藏量  ②交通通讯发展状况  ③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④城市化程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2012·黑龙江哈尔滨)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鲜花盛开,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10. 小李爸爸所在的北京某医院与西部某省区的一个县级医院挂钩。双方互派若干医生到对方医院工作。这属于东部对西部的(  ) ①资源调配 ②技术支持 ③资金支援 ④人才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11. 在新疆有一句话生动描绘了当地的生活情景: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形成这种生活情景的原因是该地(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稀少 C. 地处内陆,昼夜温差大 D. 常年受冬季风影响 12. 下列所列四城市,属于北方的有(  ) (12温州)材料一:根据水分和热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可以将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读图一: ? A代表? ?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B代表? ?????(填山脉名称),C代表? ??(填河流名称),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2)图二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第? ?幅图(填序号)符合我国南方某地区的气候特征。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 A.南岭——长江 B.秦岭——淮河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2.丙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植被茂密 B.干旱少雨 C.夏季低温 D.河网密布 3.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4.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水乡人家 B.窑洞 C.蒙古包 D.葡萄晒厉 5.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能正确反映青藏地区人文特征的是( ) ①天山牧民赶着牛羊“转场” ②那达慕大会上人们骑马摔跤 ③青稞基地里藏民辛勤劳作 ④牧场里藏山羊藏绵羊在欢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秋天的路线。据图完成8—10题。21 8.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