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1 本章概述 * * * * 第十二章之1 l l ↓↓↓↓↓↓↓↓↓↓ q 基本未知量 结点位移θA A B C θA ql2/12 F1P 4i F11 位移法方程: ↓↓↓↓↓↓↓↓↓↓ q A B C ql2/24 5ql2/48 ql2/48 最终弯矩图 问题的提出? ↓↓↓↓↓↓↓↓↓↓ q A B C F1P ql2/12 ql2/12 A B C θA F11 按结点位移 状态分解 附加约束 叠加原理仍然适用 1. 不解方程不求解结点位移,能否计算出杆端内力? 2. F11=-F1P,位移状态即为结点力作用状态,结点力与杆端力的关系? 1、基于位移法不建立方程组的渐近解法有:(仅考虑转动时的力矩分配) (1)(有剪力无侧移)力矩分配法:适于连续梁与无侧移刚架。 2、基于位移法的剪力分配法:(仅考虑侧移时的剪力分配) (3)(无弯矩有转角)剪力分配法:适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铰接排架。 (4)(有弯矩无转角)剪力分配法:适于横梁刚度无限大的刚架。 A B C P B A C P P h1 h2 I1 I2 i i P EI=∞ A B C D (1)力矩分配法 (形常数1、3) (2)无剪力(力矩)分配法 (仅包含剪力静定杆件 和两端无相对线位移杆件) (形常数5) (3)(无弯矩有转角) 剪力分配法 (形常数4) (4)(有弯矩无转角) 剪力分配法 (形常数2) (2)无剪力(有侧移力矩)分配法:适于特殊的有侧移刚架。 (特殊形式的力矩分配法) §12-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力矩分配法 理论基础:位移法; 计算对象:杆端弯矩; 计算方法:逐渐逼近的方法; 适用范围: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 在数值上 = 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 1 SAB=4i 1 SAB=3i SAB=i 1 SAB=0 SAB与杆的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 而与近端支承无关。 一、转动刚度S: 分配系数 SAB = 4i 1 SAB= 3i 1 1 SAB= i 二、分配系数 设A点有力矩M,求MAB、MAC和MAD C A B D iAB iAC iAD M 如用位移法求解: M MAB MAC MAD 于是可得 分配力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近端弯矩。 三、传递系数 MAB = 4 iAB ?A MBA = 2 iAB ?A MAB = 3iAB?A MAB= iAB?A MBA = - iAB ?A 在结点上的外力矩按各杆分配系数分配给各杆近端截面,各杆远端弯矩分别等于各杆近端弯矩乘以传递系数。 ?A l A B 近端 远端 A B ?A ?A A B ——基本运算 A B C MAB MBA MBC A B C MABP MBAP MBCP MB MB MBA MBC MB= MBA+ MBC A B C -MB 0 -MB + = 最后杆端弯矩: MBA = MBAP+ MBC = MBCP+ MAB= MABP+ 然后各跨分别叠加简支梁的弯矩图,即得最后弯矩图。 固端弯矩带本身符号 §12-3 单结点的力矩分配 约束力矩MB在数值上为该结点上各杆固端弯矩之和。 例 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刚架的弯矩图。 A B C D 30kN/m 50kN (a) 解: (1)计算各杆端分配系数 ?AB= ?AC= ?AD= ?AB=0.445 ?AC=0.333 ?AD=0.222 (2)计算固端弯矩 据表(10—1) EI 2EI EI 4m 2m 2m 4m 12 qL2 = + 12 qL2 = + 8 3PL = 8 PL = (3)进行力矩的分配和传递 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为 A C D 杆 端 AB AC AD BA CA DA 0.445 0.333 0.222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40 +40 0 -75 -25 0 -35 分配弯矩 +15.5 +11.7 +7.8 +7.8 0 -7.8 -32.2 +55.5 最后弯矩 +11.7 -67.2 -32.8 0 B 55.5 60 11.7 67.2 32.8 M图 (kN.m) (b) 32.2 (4)计算杆端最后弯矩并作矩图。 +35 返 回 例1. 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连续梁 的弯矩图。 3m 3m 6m EI EI 200kN 20kN/m (1)B点加约束 A B C 200kN 20kN/m MAB= MBA= MBC= MB= MBA+ MBC= -150 150 -90 (2)放松结点B,即加-60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ART4_CHAPTER_3(中)分析报告.pdf
- 材料断口(前言、第一章)分析报告.pdf
- 2015-2016热力学与统计物理01分析报告.ppt
- Part0602.04-A1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在短期桥上扩展到长桥上应用的底座板施工和纵连流程说明分析报告.pdf
- 2015-2016学高中化学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探究导学课型)鲁科版必修1分析报告.ppt
- PartB_Book考试使用版分析报告.pdf
- 材料科学基础_第三章_晶体缺陷分析报告.pdf
- 2015-2016学高中化学3.2.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精讲优练课型)鲁科版必修1分析报告.ppt
- PartII--IADCClassification(RockBitandPDCBit)分析报告.pdf
- 材料累加成形技术与应用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