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横县中学自然灾害专题复习分析报告.ppt

2015届横县中学自然灾害专题复习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专题练习 一、水文灾害 1、洪涝 一、水文灾害(考查的内容) 原因 措施 影响 分布 * 广西横县中学 马凤娟 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4福建卷)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13新课标1卷) N 0 2000m 1000 河流 500 等高线/m 居民点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4福建卷) 2.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13新课标1卷) N 0 2000m 1000 河流 500 等高线/m 居民点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1)原因: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1、(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 来水多 排不去 来水多 排不去 1、(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农业区 2、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居民点 工程措施:排水措施 非工程措施:防灾意识 2、风暴潮 三维设计P253 3、海啸(诊断4)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是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压向海岸的现象。高三秋10月考 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及引起的风暴潮影响范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此次风暴潮影响地区的分布规律。(4分) 风暴潮对沿岸地区影响大,向外海影响小;台风路径地区影响大。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是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压向海岸的现象。 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及引起的风暴潮影响范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2)风暴潮会对沿岸地区造成哪些灾害?(6分) 风暴潮易引起船只相互碰撞受损,甚至撞毁桥梁、码头、堤岸;淹没农田与城镇,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设施;造成海岸侵蚀;引起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等。 1.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14新课标1卷)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石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3.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 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14海南卷)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2分)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2分)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3分)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3分) 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在地域上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