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心理学考核大纲
第一章绪论
识记:
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P1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在该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敬称为心理学之父)P9
领会:
科学研究的特征:P3
1、客观性,科学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遵循公认的基本程序和规范。
2、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果或依据研究结果所建立的科学理论,要经得起他人的重复检验。
3、系统性,科学研究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的搜集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科学研究的方法P5-9
1、观察法,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是指控制无关变量,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3、相关法,是指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的方法。
4、调查法,指预先拟定好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的资料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使用)。
5、个案法,是指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一个团队、企业、家庭或班级等)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
1.从人的角度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心理现象。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认知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4.意志这种心理活动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5.注意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始终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而存在。
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P11-13
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标志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心理学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另一位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研究行为,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反对研究意识)
精神分析:奥地利精神病医学家弗洛伊德,主要观点:潜意识(也叫无意识),自由联想,梦的解析。
.人本主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崇尚人生价值,自我实现。
应用和分析: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P17
1、理论意义,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心理知识,正确认识各种心理现象,知晓心理活动规律,避免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经验、常识的误区,不被那些“伪心理学”所诱惑。
2、实践意义,心理学的知识绝不仅仅是拿来宣讲的,而是用来指导每个人的心理生活,让自己受用的。若能自觉地践行心理科学理论,对自己的毕生生活和专业发展都会大有裨益。
大学生要善于从心理学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功能,优化自己的人格特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识记:
心理的器官:脑是心理的器官P21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神经元。神经元由神经细胞体及其发出的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构成。P33
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之分,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腔内的脊髓;外周神经系统是指自中枢神经系统生发出的纤维,即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P33
领会: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24
1、无条件反射,是指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它也叫做本能。
2、条件反射,是指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产生的反射。条件反射不是固定的不变的,它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完成的。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脑的左右半球存在一些机能的不对称性。多数人的语言机能主要由左脑管理,而右脑则在语言机能(如音乐、手工、美术)上占一定优势。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原则定位于右半球。P37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P29
应用和分析: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P40
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点:1、过渡性。2、矛盾动荡性。3、社会性。P42
遗传、(环境)、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发展:P43-46
1、遗传和生理成熟的早晚。
2、家庭环境,1)家长自身特点,2)亲子关系,3)兄弟姐妹,4)家庭环境。
3、学校教育环境,1)教师的影响,2)教学与课程,3)学校环境。
4、同伴关系与活动,1)青少年的友谊,2)青少年的同伴群体。
5、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环境,1)传播媒介(图书、电视、因特网)。2)社会文化。
结合第十一章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P226-228
生物学条件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感觉和知觉
识记:
感觉:感觉是人脑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ord完整版)10kV配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养老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沙利文】全球及中国生物试剂市场独立研究报告.pdf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合同8篇.docx VIP
- 论刑法中的多次犯罪-法律(法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2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df VIP
-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VIP
- 《GB/T 20882.3-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 第3部分:结晶果糖、固体果葡糖》.pdf
- 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典型例题解析.docx VIP
- 公司员工在职证明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