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情况汇报
一、考试性质
广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它要求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同时,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也是评价初中教学质量和检验实施新课程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初中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结构
2009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范围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2002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课本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全卷满分为150分,共五大题,22小题,选择题(共10题)与非选择题(共12题)分值比约为1:5。
各种题型的数量和权重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占全卷分值的23%,其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占全卷分值的13%,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5分,占全卷分值的10%;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占全卷分值的37%,其中古诗文鉴赏与阅读16分,占全卷分值的11%,现代文阅读40分,占全卷分值的27%;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占全卷分值的40%。
表1:试卷结构及能力考查分布
试卷结构 题量 分值 权重 能力等级考查分布 A B C D E 一、积累与运用 8 34分 23% 共3题 共4题 共2题 (一)语文知识 6 19分 13% 1,2 3,4 5,6 (二)古诗文Ⅰ 2 15分 10% 7(1)(2) 7(3),8 二、阅读与鉴赏 13 56分 37% 共2题 共6题 共4题 共3题 (一)古诗文Ⅱ 4 16分 11% 9 10 11 12 (二)现代文 9 40分 27% 21 13, 15, 17, 14,16(1), 18, 19,20 16(2) 三、写作 1 60分 40% 共1题 22 合计 22 150 100% 共5题
20分 共8题
28分 共6题27分 共3题66分 共2题
9分 (注:上表的权重指各部分占全卷的分值比重;能力等级考查分布指各部分涉及各种能力考查的题量,能力等级: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表达运用,E鉴赏评价,有些题目综合了不同能力,归类时,则以考查的主要能力点来划分。)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题量设置:识记类占21%;理解类占33%;分析综合类占25%;表达运用类占13%;鉴赏类占8%。分值比例:识记类占13%;理解类占19%;分析综合类占18%;表达运用类占44%;鉴赏类占6%。)
表2:各部分考查内容在全卷总分中所占的比例
三、试题特色
(一)考查内容全面、系统,体现语文能力和素养考查要求。
2009年中考语文遵循稳定过渡、局部微调的原则,将试卷结构划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个部分,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和书面综合表达能力,比较直观地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素养积淀以及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理念。
(二)考查重点突出,教学导向鲜明。
1.基础部分强调积累运用
①注重体现语文的生活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坚持在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积极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如错别字辨析与校正的考查,结合学生平时的作业练习,体现平时学习和考试评价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改错的能力。
②注重积累与运用的思想。如词语运用;语病辨析;拟写宣传语等,都是积极倡导学生在基础知识充分积累的基础上的有效能力运用。
③注重文言基础学习,加强积累、熏陶和涵养意识,重点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如古诗文默写考查积极体现古诗文诵记的特点,分为“诵记与默写”和“理解与运用”两个层次,从学生读对、写对、用对三个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这种方式与平时教师的教学实践操作相吻合,易于被教师接受,同时也明确了加强文言积累和基础训练的教学导向。
2.阅读部分强调理解与赏析
①注重体现初中语文考查的特点。如文言文阅读,通过考查学生深层理解能力,来引导学生把握古代经典作品中的丰富内容。古诗鉴赏,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迁移和初步鉴赏能力,符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避免了与高考相关考点重复,盲目拔高。本次的古诗鉴赏考查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整体感悟认知、整体概述作答的能力。
②注重课内文本的考查,体现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经典篇目落实阅读教学的导向。重视课本经典文章的研读、品味,认真从中吸取语文营养,不应将语文教学引入题型训练,考试技巧应对的死胡同。如叶圣陶《苏州园林》的考查,强调落实课内文本教学,不但要突出说明文的文体意识,还要落实说明文语言和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