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期施工总承包工程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五局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期项目经理部
2015年5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述 2
2.2、工程水文条件 2
2.3、工程地质条件 3
2.4、施工现场条件 4
2.5、施工现场特点 7
三、水土保持具体内容 8
3.1、施工现场维护内容 8
3.2、水土保持实施原则 8
3.3、水土保持组织架构 9
3.4、水土保持措施 9
3.5、生产区的维护 15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补遗资料及相关合同文件;
项目业主下发的典型示范实施细则及项目业主管理办法;
我国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规范等;
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条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本标段建筑平面布置图
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期施工总承包工程建筑物包括: 4-3组团(含14号研发楼;15号食堂;16号研发楼;17号研发楼;18号研发楼、小食堂;19号食堂;20号研发楼;21号研发楼;22号小食堂;23号地下车库;24号门岗)、4-4组团(含25号研发楼;26号研发楼;27号研发楼;28号研发楼;29号研发楼;30号研发楼;31号地下车库;32号地下车库、食堂;33号门岗)、4-5组团(含34号食堂;35号研发楼;36号食堂、多功能厅;37号研发楼;38号研发楼;39号研发楼;40号研发楼;41号地下车库、实验室;42号门岗、班车亭),共有4个地下室以及25栋地面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51805.274㎡;地下最多3层,地上最高4层,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87764.418㎡;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164040.856㎡,最高建筑高度为25.25m。
2.2、工程水文条件
2.2.1 气候条件
该区属亚热带,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冬季多吹北风或东北风,夏季多吹南风或东南风,秋季多吹南风或西南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大气对流旺盛,空气自净能力强,年均气温为23℃,一般年份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常年降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雨量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83%,台风降水较活跃,多雨季节一般在每年的4至8月份。
2.2.2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场地南侧为环湖路,东南为工业厂房及民房设施,场地四周为荔枝林,场地环境空旷;场地北侧靠近松木山水库,周边水系丰富。
2.2.3 场地地表水系
场地现状为荔枝林,场地四周亦为荔枝林,场地环境空旷,现有水系为自然地面自由排放。
2.2.4 场地地下水水位
场地地下水位埋深:1.00~16.20m,平均埋深:8.19m,地下水位标高:29.88~47.37m,平均标高:37.11m;其稳定水位随地形及季节性气候影响而变化,在雨季时部分地段地下水水位会上升至地表,在枯水季节,地下水水位会下降约3~6m。场地地下水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相差不大。
2.2.5 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细砂层及基岩裂隙中,其中细砂层中地下水为孔隙潜水,略具承压性,基岩中赋存的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略具承压性。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及地下径流的侧向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体主要是向附近地势较低处排泄并辅以蒸发方式向空气中排泄。
2.2.6 场地岩土层的渗透性
场地岩土层中,含砂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层均为弱~微透水性地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细砂层为强透水性地层;场地环境地质条件为湿润区稍湿的弱透水层和湿润区饱和状态的强透水层,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2.2.7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2.3、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层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据钻探揭露情况,按地层成因类型和岩土层性质,场区内地层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燕山期(γ)基岩,具体描述如下:
2.3.2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素填土(层号1):灰黄色,土灰色,稍湿,松散,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砂粒,欠固结。
2.3.3 第四系坡积层(Qdl)
含砂粉质粘土(层号2):浅黄色,灰黄色,稍湿,可硬塑,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有砂,刃面稍光滑,粘性一般,小部分分布。
2.3.4 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淤泥质土(层号3-2):灰色,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成份以粉粘粒为主,不均匀混有砂粒,含有机质,稍有臭味,局限分布。
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