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馈练习 1.已知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体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引起夜盲症(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 六大营养素: 油脂 蛋白质 糖类 无机盐 维生素 水 4.蛋白质的代谢: 氨基酸 蛋白质 合成 氧化 蛋白质 尿素、CO2、H2O 等 释放热量18kJ/g 一、蛋白质 肉类、鱼类、奶类、蛋和某些植物的种子等含丰富的蛋白质。 1.功能: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2.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 3.哪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图12-1 蛋白质类食品 知识积累 1.蛋白质的摄取量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量。不足,人体会出现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等症状;过量,则加重消化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 2.几种重要的蛋白质: (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载体。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资料: 血红蛋白也能与CO结合,而且结合力是O2的200倍。结合了CO的血红蛋白不再与O2结合,将导致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理。香烟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最大的有:CO、尼古丁(烟碱)和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二噁英)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 肺癌患者的肺(左)与正常人的肺(右) (2) 酶:酶也是一种蛋白质,做生物催化剂,每一种酶只能催 化一种反应,而且必须在适宜的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例如: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这就是因为唾液种有淀粉酶,它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当然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姨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葡萄糖。 3.蛋白质的变性 知识积累 注意: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可以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而使标本长久保存。 想一想 有人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房屋装修后能否立即入住? 因为甲醛使水产品中蛋白质变性,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糖类 常见的糖: ①葡萄糖: C6H12O6 ②蔗 糖: C12H22O11 ③淀 粉:(C6H10O5)n 图12-7 糖类食品 糖类的食物富含糖类: 组成:由C、H、O组成。 功能:糖类在人体氧化放出热量,是人体的主要热源。 稻米、麦子、马铃薯、番薯等。 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也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资料: 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大豆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因为它们在温度为30-38度、相对湿度80%-85%以上时,最易发霉,滋生有黄霉素的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十分耐热,即使蒸煮也不能将其破坏,只有加热到280度以上才能将其破坏。然而黄曲霉素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因此霉变的食物绝对是不能食用。 优质大米与霉变大米 淀粉 人体 麦芽糖 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脂肪 酶 摄入 酶 葡萄糖 淀粉 酶 酶 酶 人体内糖类的代谢过程: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酶 葡萄糖在糖尿病人体内不能正常地代谢,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液中能查出葡萄糖。 图12-9 油脂类食品 三、油脂 油脂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植物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在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油脂也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等质量的油脂完全氧化防出的热量约为蛋白质或葡萄糖的2倍。正常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可以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 过量食用油脂容易发胖。 人体内的脂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妨碍肠胃的分泌及活动,引起消化不良,并且能引起肥胖症;太少,会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发生皮肤干燥病。 四、维生素 1、维生素的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3、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皮肤粗糙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2、食物来源: 水果、蔬菜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塔” 1、注意平衡饮食 2、参加有氧运动 3、调整心理状态 【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职入学考试英语复习指导丛书—语法专项训练教学课件(第四章数词).pptx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小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pptx VIP
- 丹方模拟器1.32(新增龙宫草药)(1).xlsx VIP
- 等一朵花开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doc VIP
- 【免费】小学一年级数学“凑十法”练习题100道 .pdf VIP
- 幼儿园装修工程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
- 高中物理必修二学历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