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0卷 第5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60 No5
2014年 9月 Sept. 2014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北部扶余油层超低渗储层
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敏感性的影响
1) 1) 1) 2) 1)
马世忠 ,王海鹏 ,孙雨 ,吕品岐 ,满维光
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2)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生产测井中心,西安,710000
内容提要:以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为基础,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方法,对松辽盆地扶新隆起
带北部扶余油层超低渗储层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主要含有绿泥
石、伊利石、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等4种矿物,其中伊利石含量最多,绿泥石和伊/蒙混层次之,高岭石最少。储层速敏
性和碱敏性相对较弱,水敏性和盐敏性较强,对储层影响较大,勘探开发时应重点关注。粘土矿物对储层水敏性的
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其中粘土矿物绝对总量是扶余油层水敏性强弱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扶余油层;超低渗;粘土矿物;敏感性
近年来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实践表明,储层敏 和深入分析。
感性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均有着弥足轻
1 区域地质背景
重的指导作用,尤其对储层保护、提高油气田产能、
改善勘探开发效果及保持油气田持续高效的开采等 扶新隆起带是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一个正向二
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蒋凌志等,2009)。有关 级构造单元,它南部、西南部与长岭凹陷相连,南毗
学者对储层敏感性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其 华字井阶地,北临三肇凹陷和古龙大安凹陷,东接
中,大量学者对敏感性伤害机理及控制因素等问题 长春岭—登娄库背斜带(孙雨等,2012)(图1)(孙
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储层敏感性受粘土矿物、储层 雨,2010)。研究区位于扶新隆起带北部西坡,是松
物性、成岩作用、注入流体等多方面影响(张关龙 辽盆地南部较为重要的勘探开发区之一,主要开发
等,2006a;李群等,2009;陈恭洋等,2010;邓杰等, 层位是泉四段扶余油层,埋藏深度在 1300~1850m
2011;成赛男等,2013),部分学者还对储层敏感性定 之间。扶余油层沉积体系以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为
性和定量预测进行了很多有益探讨(周锋德等, 主,大面积错叠连片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是其主要
2007;单华生等,2012),但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所发表 储集砂体(孙雨等,2010),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胡
的敏感性方面的文献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所进行
① 海燕等,2007),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其中压实强度
的研究多是针对中高渗储层及一般低渗储层,对超 为中—强压实,接触关系以线接触和点—线接触为
低渗乃至致密储层敏感性研究极少,与一般储层相 主,胶结强度为中—强胶结,胶结类型多为再生—孔
比,超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宋岩等,2006;王瑞飞 隙胶结和薄膜—孔隙胶结,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
等,2009),孔喉微小,孔隙结构复杂,物性较差,更 砂岩,含少量长石质岩屑砂岩,孔隙度范围为
容易遭受敏感性损害(王瑞飞等,2008;宋广寿等, 181%~142%,平均值为 89%,渗透率范围为
2009); 敏感性控制因素分析多涵盖粘土矿物、物 -3 -3 2
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河西走廊陆盆的演化和最终形成期.pdf
- 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的磁学性质.pdf
- 孟加拉湾MD77190柱状样第3期的韵律沉积记录及其快速气候变化.pdf
- 闽西南玮埔岩体和赣南菖蒲混合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pdf
- 末次冰期东北地区食草动物群的演替及环境意义.pdf
- 末次盛冰期以来泸沽湖沉积记录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古植被意义.pdf
- 末次盛冰期以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pdf
- 末次盛冰期以来苏拉威西海区上层海水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pdf
- 内蒙古大庙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序列及环境变化.pdf
- 内蒙古二连盆地西南部第四纪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指示意义.pdf
-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油气运移机制及成藏模式的研究.pdf
- 松宗古湖——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末次盛冰期发育的一个冰川堰塞湖.pdf
- 苏北平原2.58Ma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历史——宝应钻孔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记录.pdf
- 苏北泰兴黄桥地区剥蚀厚度恢复及意义.pdf
-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pdf
- 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中的缝合线研析.pdf
- 塔里木盆地北部早―中白垩世孢粉时代和生物地理区系的研究新进展.pdf
-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剖面寒武系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负异常及地质意义.pdf
- 塔里木盆地西秋里塔格构造带走滑双重构造及“三明治”构造地质建模.pdf
- 塔里木盆地亚科瑞克剖面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初步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