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术后应用抗凝药物有关 1、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沙袋持续压迫伤口6-8小时 2、心电监测,观察心电示波变化 3、观察血压变化,监测血压15-30分钟 4、观察口腔、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尿、便的颜色 5、指导患者如何避免引起出血 制定新的护理计划 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下降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下降有关 1、术后第三天可逐渐床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活动时需有人陪同,如果在活动期间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就地休息。 3、运动后如心率≥110次/分,或收缩压异常增高≥30mmHg;收缩压不升高反而下降≥20mmHg,应立即停止活动。 4、逐渐可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 患者的疑问 心梗是如何发生的? 支架是如何置入的? 植入支架后还会再次出现胸痛吗? 支架植入后会不会掉出来? 为什么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需要注意什么? 各种原因导致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问题一:心梗是如何发生的? 心内一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 目的 ①查现存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得当。 ②共同学习心梗的相关知识及做了哪些健康教育。 患者,58岁,中年男性。 吸烟20余年,20支/日,无酒嗜好。 因“突发心前区疼痛6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自述于入院当日晨起后突感心前区疼痛不适,且向左上 肢放射,期间伴有胸闷、气短、大汗淋漓,自服“硝酸甘油0.5mg” 后症状未缓解。随后恶心,并呕吐1次,呕吐物不详。 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 主诉 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病历回顾 护理查体 实验室检查 体温:37.8℃ 脉率:110次/分,律齐 呼吸:20次/分 血压:120/70mmHg 肌钙蛋白31.19ug/L ↑ 乳酸脱氢酶1344U/L ↑ 肌酸磷酸激酶5650U/L ↑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537U/L ↑ 入院后检查及检验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急诊行PCI术:前降支近端闭塞;闭塞处以球囊扩张,恢复血流,于此置入支架一 枚。 术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返监护室后心电监测、吸氧、动态观察心肌酶谱;行双抗血小板、降脂等治疗,记24小时输入排出量。 护理查体是检查者利用自己的感觉,借助简单的检查工具,对病人进行细致观察和系统检查,其目的是根据检查收集资料,护士应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正确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查体 心电图肢体导联是如何连接 肢体导联: 包括标准导联 Ⅰ、Ⅱ、Ⅲ及加压 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avF。 肢体导联主要 放置于右臂(RA)、左臂(LA)、下肢(LL)。 心电图胸壁导联是如何连接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 护理查体 实验室检查 体温:36.4℃ 脉率:72次/分,律齐 呼吸:16次/分 血压:118/72mmHg 肌钙蛋白1.10ug/L 乳酸脱氢酶26U/L 肌酸磷酸激酶12U/L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32U/L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查体结果 PCI术后心电图 治疗护理小结 治疗效果对比 入院时 治疗后 体温37.8℃ 体温36.4° 心率110bpm 心率72bpm 心肌酶均明显增高 心肌酶均恢复正常 ST段抬高 ST段回落至正常 心前区剧烈疼痛 心前区疼痛消失 评估护理阳性体征 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1、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持续吸氧2-4L/min。 3、心电监测,观察心电示波变化。 4、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血压变化。 5、每日评估、记录心前区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 6、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消除顾虑。 7、进清淡易消化饮食,进食勿过饱,速度勿过快。 8、避免受凉感冒,引起血管痉挛,诱发心前区疼痛。 9、保持大便通畅,解便时勿用力,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