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9 卷 第 2 期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Vol . 49 , No . 2
2006 年 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Mar . , 2006
马 超 , 单新建. 昆仑山 M S 81 地震震源参数的多破裂段模拟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 (2) :428~437
Ma C , Shan X J . A multisegment analytic modeling of hypocentral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M S 81 earthquake at the Kunlun
Mountains. Chinese J . Geop hys . (in Chinese) , 2006 , 49 (2) :428~437
昆仑山 M 81 地震震源参数的多破裂段模拟研究
S
马 超1 ,2 , 单新建1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29
2 太原理工大学 , 太原 030024
摘 要 昆仑山 M S 81 地震的已有研究结果在破裂带长度 、破裂面方向、破裂面大小等震源破裂特征参数方面存
在较大差异. 本文采用 D - InSAR 技术首次获得昆仑山 M S 81 地震干涉同震形变场 ,结合野外科学考察的实测值 ,
进行了主破裂带 InSAR 视线向变化量的分解 ,通过对 InSAR 分解结果 、野外科学考察 、遥感解译等多源数据综合分
析 ,重新划分了昆仑山地震的次级破裂段. 进而通过对地震南北盘同震应变的分析 ,发现了昆仑山地震的南北两盘
分别受挤压和拉张两种应力作用 ,研究表明多种岩石在拉张和压力作用下其最小主应力下的杨氏模量表现出非线
性弹性特征 ,从而提出对昆仑山地震地表位移及震源特征参数分析时应考虑非线弹性介质导致的非线性弹性位移
分布特征. 基于上述原因 ,本文对 Okada 线弹性位错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多震源 、非均一位错分量 、多破
裂段叠加”的线弹性模型 ,该模型模拟出的形变场干涉纹图较好地体现了地震形变场的分布特征 ,并由此获得了一
套较为完整的地震发震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参数 ,为破裂带长度 、破裂面方向、破裂面大小等震源破裂特征参数研究
提供了较好的解释.
关键词 InSAR 形变场 , 震源参数 , 昆仑山 M S 81 地震
( )
文章编号 0001 - 5733 2006 02 - 0428 - 10 中图分类号 P541 ,P315 收稿日期 2005 - 03 - 08 , 2005 - 11 - 13 收修定稿
A multisegment analytic modeling of hypocentral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MS 81 earthquake at the Kunlun Mountains
MA Chao1 ,2 , SHAN XinJian1
1 State Key L aboratory of Earthquake Dy namics , Institute of Geology , China Earthquake A dministra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离心窗倾角扫描的曲率属性提取.pdf
- 基于时间序列的InSAR相干性量级估计.pdf
- 基于时空域自适应高阶有限差分的声波叠前逆时偏移.pdf
- 基于数字摄像技术测量气象能见度--双亮度差方法和试验的研究.pdf
- 基于虚拟日变台进行地磁矢量数据日变通化方法.pdf
- 激发极化法的“饱和效应”问题.pdf
- 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定年技术――大别山朱家冲榴闪岩年代学的研究.pdf
- 极区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浓度对太阳活动依赖性的共轭的研究.pdf
- 极区电离层对IMFBz4次快速转向的响应——EISCATESR雷达观测.pdf
- 计算最小走时和射线路径的界面网全局方法.pdf
- 3篇 2025年国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关于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思想交流发言材料.docx
- 学习《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心得体会.docx
- 水电公司党委书记围绕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检视出贯彻执行中的“偏差”、群众生产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检视出宗旨意识上的“淡化”等四个聚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docx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逻辑理路.pdf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pdf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五年制高职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pdf
- 社会政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逻辑、关键领域与实践方略.pdf
- 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机制探析.pdf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广东省相关新兴产业的效率评价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pdf
- 国内新质生产力研究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