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月院感)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集注意事项: 1、需在抗菌素使用以前采集或停用抗生素5天之后留取尿标本;不加防腐剂; 2、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 3、采集的尿液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超过2h重新采集;标本不能立即送检者,暂存4℃冰箱;但不得超过6h 。 4、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5、不可从集尿袋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6、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 结果判断 1、正常人体内膀胱中的尿液是无菌的。 2、中段尿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主,其革兰阴性杆菌浓度大于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大于104cfu/ml可认为是感染的病原菌,反之污染菌可能性大。真菌浓度大于103~4/ml可认为感染菌。 3、已用抗菌药或经导尿管采集的尿液,多次尿培养为单一的同种菌,细菌浓度虽未达到上述界限,也可认为是感染的病原菌。 4、尿培养显示浓度超过上述界限的但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细菌和真菌时,应考虑污染菌可能。 5、尿培养中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液体或组织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 3、外科医生开放的切口浅部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以下情况不属于切口感染: 1.针眼脓点 2.外阴切开或包皮环切或肛门周围手术部门感染。 3.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累计深部软组织感染,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深部组织裂开或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具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发热、肿胀、疼痛 检查、手术探查、病理学、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 皮肤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疱、疖肿等 2.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者。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抽吸物中培养出病原体。 2.血液或感染组织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 软组织感染 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感染部位引流出脓液。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有感染。 3.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血清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 2.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褥疮感染 褥疮感染包括:褥疮浅表部和深部组织感染。 临床诊断:褥疮局部红、压痛或褥疮边缘肿胀,并有脓性分泌物。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培养阳性。 手术切口 感染因素 正确脱毛方法 手术配合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清洁手术前0.5~1小时给药 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 相对湿度40%-60% 手术前的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换药无菌操作 冲洗液加热 手术时间>3小时,或失血1500ml,可在手术中给予第2剂 (长半衰期除外) 手术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术前血糖控制 切口护理和引流 工作人员 病人准备 手术环境 器械消毒液和敷料 抗生素应用 手术切口标本采集 sop 一、采集指征: 手术切口部位有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怀疑有切口感染时。 二、采集方法 1、抽吸前用生理盐水或75%酒精擦去表面分泌物,以避免污染。 2、未溃破脓肿用消毒液消毒皮肤,待消毒液干燥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或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棉拭子采样。 3、采样后速将试管口于酒精灯火焰上消毒,插入拭子塞紧送验。 三、采集量: 至少采集两个拭子标本,一个用于细菌培养,另一个用于制备涂片染色。最好每天1次,每次采集≥1ml 四、注意事项  标本避免干燥; 厌氧菌标本避免与空气接触; 采样前局部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如使用消毒液消毒皮肤,须待其干燥后采样。 结果判断 感染的判定主要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因为外环境和皮肤定植菌也常在手术切口或创面分离到。 对无菌部位的感染,从分泌物中分离到细菌一般均有临床意义。 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1、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宜插入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2、患者局部已经使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在培养基加入抗抗生素物质,避免假阴性结果出现。创伤出血,敷有药物在2h以内及烧伤12h内均不应采集标本。 3、采集标本时应注意观察脓液及分泌物的形状、色泽、及有无恶臭,为培养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