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现代冲积扇分析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现代洪(冲)积扇 第一节 概 述 1、概念 洪(冲)积扇:山区洪水涌出山口后,因突变为宽浅水体而流速顿减,所携带的碎屑物在山前堆积成一种扇形沉积体,叫洪积扇,因具有河流冲积的特点,又称冲积扇。 山麓—洪积相:在大陆地区的山前带,环绕山脉沿山麓分布的大大小小的冲积扇及掩埋和充填其间的山前坡积物、坠积物。 (1)发育位置:构造盆地和褶皱山系结合部位。 (2)气候环境: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 (3)我国主要发育在:西北地区各构造盆地边缘,燕山、太行山和大别山麓,大兴安岭两侧,龙门山麓,其他小型构造盆地中。 (1)对交通设施,厂矿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对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影响; (3)石油、天然气的天然储集场所; (4)高度灵敏的记录当时当地的构造活动史。 第二节 沉积过程和类型 一、水携沉积物 1、山区洪水 山洪发育三阶段: (1)漫洪期;(2)槽洪期;(3)涓流期 A.洪水负载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抗侵蚀能力; B.负载数量的变化有两个规律: a、一年中,首次洪水负载量最大; b、每次洪水中悬移质数量的最大值一般和漫洪期流量最大值同时出现,而推移质数量的最大值则出现在槽洪阶段早期。 c.山洪粘度和密度不高,属牛顿流体。 山洪的沉积: 山口部位: (1)片状漫流是漫洪阶段的主要活动方式; (2)槽洪早期阶段,沙、砾、石块等粗粒较多,以垂向加积为主; (3)槽洪晚期阶段,细粒物质。 扇体中段: 堆积作用以侧向加积为主。 下部: 侧向迁移和侧向加积。 二、泥石流 是一种特殊的山区洪流,它出现在山区及山口 处,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流体密度和粘度很 高,属高密度流。 泥石流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是崩塌、滑坡和片蚀作用,堆积时无分异现象。 分为: 稀性(紊流性)泥石流 粘性(结构型)泥石流; 或者分为:泥流、泥石流和水石流。 根据泥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分: 泥石流沉积物: 扇顶 以粘土和粉砂为基质,粒经大小悬殊的砂、砾石、岩块散布其中,砾石和岩块无定向甚至垂直层面,内部没有界面。 泥石流层和下伏洪积层的几面清晰可辨,平面形态呈叶瓣形舌状,前缘界线清晰。但在遭遇雨水或山洪冲刷后,顶面和前缘不易辨认。 2.沉积物特征: 1)组合特征 扇顶:块状砾石,含少量砂,砾石90%。底部含泥石流沉积物。 扇中:粗粒砂砾石,细粒的粉砂,少量泥,砾石50%,细粒物质30%。 扇缘:细粒沉积物为主,少量很小的砾岩小透镜体或条带。 2)碎屑特征 a.扇顶向扇缘,洪积物粒度逐渐变小。 b.砾石圆度变化很大。 c.碎屑分选很差。 Facies relationships, A Devonian fan in Sweden, showing characteristic interfingering of depositional facies 二、 环 境 细 分 1、扇顶亚环境 1)主槽:扇顶中间,顶端对山口,向下倾方向展 宽。横断面呈底部微凸起的宽浅槽形。 流沟:呈批麻状散布整个主槽。 沟间滩:流构之间。 沟间滩沉积物是悬移质最多的漫洪沉积物,多泥质砾石层。 流沟沉积物多为支撑砾石,渗透性较高。 主槽沉积是很厚的砂砾,普遍发育洪积层理。剖面向上含泥量减少。沉积物分选差,砾石叠瓦排列。 2)侧缘槽 位于扇顶一侧或两侧,上游与主槽分叉,形态狭长;下游消失于扇间带。 沉积物与主槽沉积类似。 3)漫洪带 扇顶亚环境中的最高部位。 有三种成因。 沉积物多为棕黄色或黄褐色含砂砾的泥,砂砾分布不均,分选差。 在扇顶沉积物中所占比例很小。 4)槽滩 沟槽与相对高部位的过渡地带。 沉积以巨粗砂、砾为主,夹薄层泥,含泥量高于主槽和侧缘槽,分选差,洪积层理发育,支撑砾石少见。 2、扇中亚环境 1)辫流线 主槽在扇中的分支,沟流在扇中的归并。 沉积物为槽洪携带的砂砾,砾石70-90%,分选稍好。洪积层里为主。扁平砾石叠瓦排列,倾向上游。 2)辫流砂岛 辫流线中间或边部的砾石滩。砾石50-70%,粒径较辫流线上的更大或相近,含泥量也高。交错层理发育。 3)漫流带 辫流线之间的高部位,只接受漫洪期细粒沉积,两侧或一侧有辫流砂岛镶边。 沉积物为含泥砂,和少量细砾石。 3、扇缘亚环境 是冲积扇和相邻环境的过渡带。 以细粒泛滥沉积为主,有次生扇和小股水流沉积的砂和砾石。颜色是黄褐和棕红色,块状层理、砂纹层理、波状层理和不规则层理发育。 4、扇间亚环境 以相邻两扇的侧缘槽交汇点为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