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海绵城市与雨洪调蓄分析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绵城市与雨洪调蓄 车伍,武彦杰 北京建筑大学 chewu812@163.com 1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tormwater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 , Ministry of Education 主要内容 海绵城市的内涵-与调蓄的关系 城市雨洪调蓄的概念与设施类型 城市雨洪调蓄系统 国内外应用案例 2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tormwater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 , Ministry of Education 问题 “海绵”城市? “水泥”城市?  开发强度大  城市土地稀缺  已建城区存量大  硬化/消极景观  生态系统失衡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tormwater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 , Ministry of Education 反思——城市发展模式、形态  硬化面积增加  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形态 城市良性水文循环的破坏是  现有灰色基础设施的局限 问题本质  固有“快排”观念的阻碍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tormwater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 , Ministry of Education 按照“渗、蓄、净、用、排”相结合的原则,实现防洪防涝 安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系统修 复等综合目标。 5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