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pdfVIP

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pdf

第 32 卷第 10 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32,No.10 2012年10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Oct. ,2012 朱超飞,赵雅兰,郑刘春,等.2012.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2(10):2428-2434 Zhu C F,Zhao Y L,ZhengLC,etal. 2012.A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 cornstalkgraftedbyphysico-chemicalcrosslinkingassorbentmaterialsfor oil spills[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32(10):2428-2434 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 1 1 2 1,3,∗ 朱超飞 ,赵雅兰 ,郑刘春 ,党志 1.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2.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510006 3.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收稿日期:2012-01-01      修回日期:2012-02-09      录用日期:2012-02-10 摘要:以粉末状玉米秸秆(Raw corn stalks,RCS)为基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油复合材料(Butyl -1 methacrylate and styrenegraftedcorn stalks,BMS-CS). 实验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50 ℃,引发剂硝酸铈铵为2.0 mmol·L ,单体甲基丙烯酸 -1 -1 丁酯和苯乙烯浓度分别为0.6mol·L 、0.012 mol·L ,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0.1%(相对于RCS 的质量)的前提下反应 25 h. 同时,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保油时间等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改 性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MS-CS表面变得粗糙且呈毛刺状,具有较多不规则的褶皱;结晶度的下降也印证了粗糙度的增加;红 外图谱中新出现的酯基和苯乙烯基的吸收峰说明亲油单体被接枝到RCS表面;两种原因共同促进了改性材料吸油性能的增加.吸油数据显 -1 -1 示,常温下RCS和BMS-CS 的吸油量分别为5.23 g·g 和20.12 g·g ,后者是前者的3.85倍,即改性后的材料吸油性能明显增加. 关键词:玉米秸秆;溢油;接枝共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 文章编号:0253-2468(2012)10-2428-07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rn stalk grafted by physico-chemical crosslinking as sorbent materials for oil spills 1 1 2 1,3,∗ ZHU Chaofei ,ZHAO Yalan ,ZHENG Liuchun ,DANGZhi 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006 2. Schoo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