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五采区设计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贵州青利公司平寨煤矿是1972年9月动工建设,1977年建成投产的,该矿原属于广西红茂矿务局的一对生产矿井,2002年6月该矿破产后,被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收购重组。破产前,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采掘关系严重失调。400大巷以上的采区已开采完毕,400大巷以下还有4个下山采区急需进行开拓延深,同时对原有采区布置需进行优化改造,因此,总公司煤炭生产技术部本着布局合理、生产集中、系统完善、环节畅通的原则,提出了将四、五采区合并向下延深的设计方案。合并后称为五采区。 设计依据: 1、广西第九地质队1974年9月提交的贵州荔波茂兰煤田普查勘探报告书。 2、广西壮族自治区原第一六九地质队1979年2月提交的《贵州省荔波县茂兰煤田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3、贵州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2002年7月提交的《贵州省荔波县茂兰煤田平寨矿井储量复核报告》。 4、贵州省青利工贸有限公司平寨煤矿采矿许可证。 5、荔波县人民政府与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2003年1月17日达成的《关于青利公司收购广西红茂三矿有关问题的会商协议》。 6、青利公司煤炭生产技术部提供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7、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平寨煤矿相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结合本矿具体情况,尽量采用目前国内煤炭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使之达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安全生产之目的。 2、充分利用该矿现有生产系统和设施,使延深工程的生产系统与现有生产系统有机结合。 3、优化采区布置,将四、五采区合并,合并后称五采区,适当加长采区走向长度,实现一井一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三、设计的主要特点: 1、采用三条半煤岩下山向下开拓延深,代替全岩巷开拓延深的方法。 2、采用大倾角皮带运输技术,提高回采工效,加大开采能力,增加矿井经济效益。 3、采用三条下山进行开拓延深,使得煤流、材料、回风流各行其道,确保各系统安全可靠。 4、煤巷、半煤岩巷及岩巷均采用锚杆喷浆或锚网喷浆新技术支护。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 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平寨煤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东南部立化镇境内,邻近广西环江县,属荔波县管辖。矿井有专用铁路线与黔桂铁路金城江站相接,到荔波县城有二级公路相通,距离为32km,距独山县城108km,并与贵新高速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 二、地形地势及河流: 区内地貌为石炭统上司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灰岩,白云岩,组成峰丛谷地及峰林谷地,最高海拔高程1026m(下寨西山顶),最低海拔高程680m(拉窝南西河流出口处),最大相对高差346m。 甲界河从井田北部流过,切割煤系地层,河床宽11~15m,旱季流量0.084m3/s,洪水流量58.5 m3/s。 三、气象、水文及地震: 本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3°C,最高气温38°C,最低气温-6.7°C,年平均降水量1307.7mm,雨季多集中在4~8月份。 本区地震烈度为六度。 四、矿区经济: 本矿区属贫困山区,农业较为落后,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等,亩产量也不高。 本区工业主要以煤矿开采为主,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五、水源、电源: 水源:矿井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均由水厂供给。 电源:矿区供电为双回路供电方式,电源从广西雅脉变电所输送过来,一回路为110kv,二回路35kv,到平寨变电所降压后送至井下采区变电所。 井田地质特征 茂兰煤田区域属华南褶皱带,位于NE向茂兰向斜两翼,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平寨煤矿位于茂兰煤田南部,即茂兰向斜东翼。 一、地层: 本井田主要出露地层为石炭系祥摆组(C1X),二迭系分布于向斜轴部,上履地层局部被剥蚀。 二、地质构造: 井田位于茂兰向斜东翼,十二索井田以北,岩层倾向北西西,倾角10~25度,沿倾向略具波状起伏,构造较为简单。褶皱多为幅度不大的背、向斜,主要分布于煤层浅部地表一带,轴向25~35度,轴长0.2~0.5km,褶皱幅度往深部逐渐消失。 断层按其走向分北北东及北西西两组,前者如F4、F701及F11,规模较小,长度小于500m,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后者规模较大的有F35、F12均属陡倾角平推正断层。 第三节 水文地质 煤田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丰沛的降雨量为煤田地下水主要水源。但茂兰煤田煤层产于含水极微弱的砂泥岩互层岩系中,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采区充水因素主要为: 1、地表潜水流及采煤作用范围内的煤系微裂隙承压水。 2、钻孔未封孔,封孔质量差的钻孔有可能导致大量充水。 3、采区上部采空区及废弃小窑内大量积水,会对深部开采造成影响。 采区涌水量预计:正常涌水量0.05m3/min,最大涌水量0.13 m3/min。 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 一、瓦斯: 该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