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察学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近义易混词辨析(五)讲解.docx

上海警察学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近义易混词辨析(五)讲解.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警察学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近义易混词辨析(五)讲解.docx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上海警察学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近义易混词辨析(五) 选词填空,又名逻辑填空,是上海警察学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一项很重要的题型,很多考生在排除两个后会在最后两者答案中徘徊,有些词意思是相近的,但用法与语境却截然不同,这就给考生们带来很大的困惑,有时甚至在上面浪费的很多的时间,为此,上海警察学员考试网收集了一些近义易混词,将其对比辨析,希望能够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20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0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20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贬义词。 20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205、审查、审察:前者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着作、个人的资历等);后者指仔细观察。 206、事务、事物;如果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要用“事务”;如果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些事情事件),要用“事物”,如小说反映的事物很复杂。 207、竖起、树起:前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后者指强调的是抽象的事物。 208、竖立、树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209、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210、熟练、娴熟:“熟练”工作、动作因常做而有经验;“娴熟”与“熟练”相同,但用于书面语。 211、顽强、顽固:“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21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21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214、违反、违犯、违拗:“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21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216、推委(诿)、推脱、推托:“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推脱”指推卸(责任等)。“推托”指借故拒绝。 217、体现、表现、呈现:“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呈现”显出、露出。(呈献:把东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21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 21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22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个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221、心里、心理:“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222、象、像:“象”适用于三种情况:1、作名词用,如“大象”.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223、消失、消逝、消释: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224、薪水、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225、吓唬、恐吓(恫吓):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26、显着、卓着: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227、需要、须要: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后者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228、修养、休养: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