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石屏县花腰彝族婚姻习俗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石屏县花腰彝族婚姻习俗文化

关闭 发件人信息 shangchunhua.ok? shangchunhua.ok@163.com 保存 往来邮件? 正在加载... . 浅谈石屏县花腰彝族婚姻习俗文化 ——以 龙武镇为例 ?尚春华 红河县三村乡中心完小 ? 摘 要:“花腰”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地处石屏县北部与峨山南部的结合地区,虽然占地不足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四万多人,但“花腰”的服饰、歌舞、饮食、习俗、民居乃至生态环境都独具特色,令人神往。“花腰”的婚姻习俗文化是花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花腰彝”的确婚俗为适应新生活的需要,不适应的也逐渐消失,但仍有其奇特的显著特点,对“花腰”人民生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 键 词:石屏县 ;花腰彝族 ; 婚姻习俗 ;文化 石屏境内,除汉族以外,主要居住有彝、哈尼、回、傣等10余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的54%,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令人神往。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繁衍绵延的方式,任何民族的婚姻习俗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出人类婚姻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石屏县花腰彝的婚姻习俗也不例外。“花腰”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是个富有特色的民族群体。“花腰”自称尼苏,他称“花腰”。主要分布在石屏龙朋至哨冲,龙武到峨山公路沿线,其辖地虽小,但民风古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改变。“花腰”的婚姻习俗文化也为适应新的生活需要,发生改变,对其人民生活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花腰彝的传统婚姻习俗。 “花腰”彝奇特的婚恋文化在“花腰文化走廊”沿线独放异彩,让石屏无愧称之“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腰彝”的婚恋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恋爱自由,婚姻包办”。此特点分别体现在“恋俗”和“婚俗”两方面,“恋俗”具体体现“恋爱自由”,“婚俗”突出体现“包办婚姻”。“花腰”婚俗,礼仪众多,情趣盎然: (一)押婚 石屏花腰族婚姻,一般为一夫一妻制,旧时,男女婚姻也如汉族,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所定,还是封建包办婚姻;然而,彝族男女青年在恋爱,彼此交往认识上要比汉族青年多一些自由和选择。 1、跑山 山区“花腰”青年到十五、六岁,男青年在劳余之时,抱四弦(月琴)拨弄,习跳乐各曲调;女青年则从少年时起,就习跳乐歌舞,久而久之,“每听四弦响,手脚都发痒”;以后男女青年则分别在曲子师傅的带领下,夜晚外出与其他村寨的异性青年跳乐,俗称之“跑山”或称之“吃火草烟”、“玩小姑娘”。 “跑山”的男女青年相聚在玩场(山区某树脚草坪),一起对山歌,围圆场跳乐,一人领唱,合众唱和,又歌又舞,彼此互相接触,谈情说爱,增加了解,到互相爱慕,结成情人,于是互赠送信物,私订终身,男女青年的这种“跑山”,虽不受父母的反对,但男女私订终身却不一定都能如愿,最后决定婚姻关系的还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旦父母不同意,具自由恋爱终成悲剧。 2、押婚 在男女方确定亲事后,由男方的长辈择选吉日,并必须携带两只鸭子到女方定下此姻亲,“鸭”韵“压”、? “押”,所以称之为押婚,代表此姻亲永远不改变之意。 (二)订婚 花腰彝族的婚姻习俗中,遵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习俗,从确定婚姻关系到举行婚礼,一般遵循以下过程: 1、提亲 “恋俗”已告落幕,接下来男方要向女方讨“花腰带”之类爱情信物,然后拜请媒人去提亲。正是:莫问爱情深不深,就看腰带给不给。而“父母之命”中,姑娘许配,首先选择母舅之子,即舅舅家有优先权,舅舅家开口要娶的,其它人家不得再提亲,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才能许配给别的人家。 2、送水礼 男方爸爸、叔叔带上两斤酒,糖数包、半头猪肉作礼品,到女方家商议缔结婚约的有关事宜,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同意这桩婚事,商议聘金及送聘金的时间,聘金的多少等。 3、吃订婚酒 以喝鸡血酒①为确定。无论父母包办的过去,还是自由恋爱的今天,谈妥后,男方务必请呗玛②择个吉日,邀族中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挑上一公一母一对鸡,带上米酒,“花腰”有句老话叫做:“不喝鸡血酒,不算亲家哥”,“花腰”联烟,挑上不定数量的肉呀菜呀,到女方家喝一台“鸡血酒”。 ? ? 结亲先拜祖。男方家主到女方家,一不落坐抽烟,二不抬杯喝茶,到神龛前鞠躬拜祖,将传统的订婚礼品③银镯、弯把伞、蓑衣敬摆神龛上。据说银镯实心,姑娘戴上它不胡思乱想,不为异性动摇;蓑衣是龙宫宝物,披上它能趋吉避凶逢凶化吉,弯把伞能避邪遮羞,撑它可以洁身净体。 鸡血宴上,女方除了邀族中众老,还要特意请母系舅舅和父系阿娘来坐上席,当贵客敬重。饭前由阿舅抬起酒碗滴几滴奠地,祷告天地祖宗:表天作证,大地你为凭;鸡血红殷殷,儿女好婚姻。天杀鸡一对,地配人一双。天长地永久,生死两相依。 宴上菜碗不论多寡,但须有一碗鸡血炒酸菜,尊称“双财菜”。喝酒吃肉间,你搛“双财”敬我,寄愿:“吃一筷酸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