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要点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2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核心观点如下: 1、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2、由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垂直的花园城市)+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是其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3 霍华德与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 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区别: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 2.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城市集中发展: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1、城市形态方面: (1)西班牙 马塔:带形城市(linear city)理论(1882) 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巴黎、斯德哥尔摩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1、城市形态方面: (2)法国 柯布西埃:城市集中主义《明天的城市》(1922) 中心思想:提高城市中心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并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1、城市形态方面: (3)“有机疏散”理论 1934年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E.Saarinen)在《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 》中提出。 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1、城市形态方面: (3)“有机疏散”理论 主要观点: ①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有机体,城市规划应是动态的。根治某些城市病应从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②将城市的各种功能适当集中,并将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疏散。 ③城市的交通系统象人体的血液系统,根据运量的多少来设定流通渠道的大小: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 有机疏散理论的影响: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的弹性规划、动态规划和连续规划等。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1、城市形态方面: (4)“广亩城市”理论 美国建筑师赖特1935年发表了《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提出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是美国化规划思想 。 赖特主张: 1.城市应该回到过去的时代,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大城市将死亡,认为美国人将回归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保持家庭的稳定。 2.每户周围有1英亩(4047平方米),足够生产粮食和蔬菜,形成一个新的半农田式社团----广亩城市。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2、城市布局结构: 法国 戈涅(tony):《工业城市》1901“工业城市” 思想 中心思想:将城市各种功能按照使用的需要进行组织和分区。 第一次把现代城市的功能在城市用地上做了明确划分,并使各种不同功能的用地通过道路交通网络联系起来。 “功能分区”思想几十年来一直贯穿在城市规划原则中。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3、城市居住用地: 美国 佩里:“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 中心思想:以小学、基层商店为基础来组织社区的“邻里单位”原则。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2.4 城市功能与空间的研究 。 邻里单位布置原则: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