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整合提升(五)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1)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清时期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权力的滥用、权力的分散性,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利弊 进入文明时代,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制度密切相关 作用 相 同 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项目 素能五 史学界热捧的新史观(一)—— 文明史观、社会史观 ? 史观解读 1.文明史观 (1)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2)基本线索 纵向: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 横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外延: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括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史观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就是现代化;文明史观注重从世界的角度去思考,从长时段的历史去观察,从文明传承的现实去追溯。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2.社会史观 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本质上体现了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例解】[2014?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知( )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知( )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知( )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返回目录 学科素能提升 专题整合提升(五) 知( ) 【答案】(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3)因素: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贸易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交流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