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08-5-27要点解析.ppt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08-5-27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的现状 问 题 的 提 出 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对策 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荷载裂缝,几率20% 变形裂缝,几率80% 荷载裂缝、结构不均匀沉降和气候温差引起的裂缝可由结构设计师解决。 混凝土的变形裂缝由材料、施工和技术人员解决。 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化学减缩: 100g水泥+33ml水,减缩值 7~9ml 混凝土C=300kg/m3,减缩值 21~27L/m3 干燥收缩 100g水泥浆体,可蒸发水分约6ml 混凝土C=300kg/m3 ,可蒸发水分约18ml 水泥砂浆干缩值约0.1~0.2% 水泥混凝土180天自由干缩值约0.04~0.06% 自收缩:由于自干燥作用引起的混凝土的自身体积收缩 OPC: Sf100 (微应变) HPC: W/B=0.4, Sf100 (微应变) W/B=0.3, Sf200 (微应变) W/B=0.2, Sf300 (微应变) 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温差收缩 水泥水化热,300-350 kJ/kg;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40-55 oC; ΔT=10℃ , α=1×10-5/℃, 冷缩值 ST=ΔT/α≈1×10-4; ΔT25℃,则ST=2-2.5 ×10-4。 徐变 拉徐变:能缓解混凝土内部应力,有利于抗裂; 压徐变:预应力损失,不利于抗裂。 混凝土后期膨胀产生裂缝的原因 水泥中游离CaO过高,Ca(OH)2 体积膨胀,fCaO≤1.0% 水泥中MgO过高,Mg(OH)2 体积膨胀,MgO≤4.5% 水泥和外加剂的碱含量过高,与集料中的活性硅等发生碱-集料反应,重要工程,R2O3kg/m3 延迟钙矾石的生成; 有害离子,如Clˉ、SO42 - 、Mg2+等侵入混凝土内部,导致钢筋锈蚀或形成钙矾石膨胀破坏。 混凝土的主要变形 自由收缩,相向变形,不裂 限制收缩,背向变形,开裂 自由膨胀,背向变形,开裂 限制膨胀,形向变形,不裂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于80年代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约50万座桥梁中,有20万座已经不同程度损坏。 ★丹麦早在50年代,调查了431座混凝土建筑物,其中3/4的建筑物已遭到各种破坏。 我国的北京、天津、浙江和沿海一带均出现了大量的混凝土构筑物破坏事例。 建设中的三峡工程混凝土结构中也出现了裂缝问题,并引起极大关注。由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大多数为永久性建筑,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大型或超大型结构物正在建造之中,这些结构物的初始投资巨大,施工难度也大,一旦出现开裂和耐久性事故,损失巨大,后果不堪设想。 混凝土裂缝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至今已连续召开了各类混凝土耐久性和裂缝控制国际会议20余届。 我国也召开了多次全国性混凝土耐久性和裂缝控制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召开的各类水泥化学和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中,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一直也是主要议题之一。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成因的多元性 1 设 计 对传统普通混凝土,业已形成的设计理论和措施--增设构造钢筋、设缝等已能较好地控制非荷载裂缝。 对现代普通混凝土,当采用了这些措施,甚至掺膨胀剂等技术后,裂缝问题依然严重。 2 材 料 传统普通混凝土:水泥+砂+石子+水          --现场搅拌为主。 现代普通混凝土:水泥+砂+石子+水     +化学外加剂+矿物外加剂       --预拌为主、泵送施工。 这些差异对混凝土非结构裂缝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水泥 其它原材料 配合比 混凝土性能 3 施工 从传统普通混凝土坍落度30-70mm,到现代普通混凝土>100mm,我们的振捣成型变得轻松了,可到现场还想加水-“生水”。 抹面变得轻松了,可抹平、抹光与抹压、特别是二次抹压的功能是不同的。 养护的及时性、养护方式的选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管理 传统普通混凝土与现代普通混凝土质量监理和质量监督的内容与理念是否有所差异? 关注的重心是否应该转移? 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质量通病。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预拌混凝土的应用也给我们带来了―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的质量通病。 王铁梦教授在《混凝土》03年第11期上总结了混凝土工程收缩裂缝形成的18个主要因素,应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 这里从另一角度提出裂缝成因的类别,以便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1. 水泥质量指标的变更、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和外加剂的应用,砂石资源短缺引起的质量波动,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直接材料因素; 2. 泵送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材料提出的高可泵性,从而要求高流动性、高砂率、高浆骨比,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间接材料因素; 3.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和养护措施、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