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气环境保护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污染现状 NOx 和NO2的关系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NO的NO2 。 通常排放到大气中的NO很快被氧化为二氧化氮(NO2) ,在O3浓度为0.2μg/m3的条件下, 若空气最初的NO浓度为0.13μg/m3时, 则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就会有50%的NO被氧化为NO2。在环境大气中NOX浓度与NO2浓度之比为3:2,这表明实际大气中NOX的主要成分是NO2。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污染现状 自然背景浓度 大气中的NOX背景浓度很低,全球NO2的背景浓度年平均值范围约为0.4—10μg/m3。 我国2012年,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NO2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86.8%。NO2年均浓度范围为0.005~0.068mg/m3,主要集中分布在0.015~0.045mg/m3。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污染现状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危害及环境基准 ??? 人和动物暴露在高浓度的NOX环境中,可以引起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麻痹和痉挛等现象。现有的NOX或NO2标准及基准都是以NO2对人体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危害研究来制定的。 NO2毒性很强,对人和动物的主要影响部位是呼吸系统,同时也对其它的系统产生影响,如生长率下降, 免疫反应改变及肝组织发生变化等。NO2对敏感植物的影响可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叶面损伤等。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污染现状 对动植物的实验结果 NO2浓度 暴露时间 效应(现象) ≤940μg/m3 短期 未见对植物的影响反应 ≤940μg/m3 短期 未见对植物的影响反应 190μg/m3 长期 对受试动物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 基础浓度为190μg/m3每天的峰值浓度为1880μg/m3 6个月 小鼠产生肺气肿类的变化 ≤100μg/m3 长期 对小鼠大鼠未观察到明显的影响效应 210μg/m3(0.11ppm) 长期 (20周) 开始对敏感植物产生可测影响(兰草生长速度降低25%,其他植物未发现不利影响) 光化学氧化剂(臭氧O3) 臭氧的来源: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天然产生的一种微量活泼氧化性气体,大部分集中在10—50公里的平流层,平流层臭氧又主要集中在20—30公里处的臭氧层,而对流层臭氧仅含10—15%, 主要由平流层输入和对流层中光化学反应生成,还有少量的植物排放。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如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燃煤电厂以及冶炼、化肥、农药、垃圾焚烧、溶剂蒸发等排向大气中的挥发性碳氧化合物及NOX,经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氧化剂(臭氧O3) 城市区域空气中的浓度水平 美国(1983)人口超过100万的标准大都市38个,O3浓度值范围为200 — 740μg/m3。加拿大11城市统计,大部分超过200μg/m3,最大可达320μg/m3。 我国北京市1985—1991年全市大气 O3 最高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295—0.394μg/m3;清洁区1987 — 1989年最高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205—0.334 μg/m3。 已经确认北京、兰州存在光化学烟雾污染,一些大中城市如广州、重庆、石家庄市等测到了接近或超过200μg/m3的高浓度O3。 光化学氧化剂(臭氧O3) O3的危害 动物实验证实,上呼吸道对臭氧的摄取率很低,臭氧可直接侵入呼吸道深处。 与浓度为1mg/m3臭氧接触1h能使肺细胞蛋白质发生变化;接触4h,在24h后出现肺水肿; 接触时间更长些,可使支气管炎和肺水肺更加恶化。 近年来根据光化学烟雾发生时氧化剂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实验表明,在O3浓度为0.1 mg/m3时,短时间接触,使眼睛产生刺激感。 小时平均浓度为0.25 mg/m3时,哮喘病患者发作频率增加;0.25 — 0.7 mg/m3时,患慢性呼吸道器官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铅(Pb)来源、危害与基准? 大气中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是无机颗粒物,也有有机气体。 铅来源:含铅矿石的采矿、来自含铅汽油的分解,因机动车密度及汽油熔炼、含铅化合物及物品的精炼加工以及废物焚烧等。 铅(Pb)来源、危害与基准? 自然背景值:环境空气中铅的自然背景值很低,估计为5×10-5μg/m3, 在农村地区铅的浓度约在0.1 — 0.3μg/m3 的范围。 城市污染现状: 欧洲城市空气中铅浓度0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