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9 卷第 2 期 大 气 科 学 Vol. 39 No. 2
2015 年 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Mar. 2015
, . 2015. MRI [J]. , 39 (2): 385−396, doi:10.3878/j.issn.1006-9895.
冯蕾 周天军 高分辨率 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通量的模拟 大气科学
1406.14125. Feng Lei, Zhou Tianjun. 2015. Simula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associated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by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model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9 (2): 385−396.
高分辨率 MRI 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及
水汽输送通量的模拟
冯蕾1, 2 周天军2
1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 本文使用 MRI 模式在不同分辨率下(180 km、120 km、60 km、20 km )的AMIP 试验结果,分析了该
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通量的模拟,并考察模式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RI 模式能够较为合理
地模拟出青藏高原夏季气候平均的降水空间分布,但对气候平均水汽输送通量以及降水年际变化的模拟却存在较
大的误差。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该模式对青藏高原气候平均降水的模拟有明显改进,包括降水年循环以及夏季降
水的空间分布等。分辨率为 180 km、120 km、60 km、20 km 的MRI 模式模拟的青藏高原 7 月平均降水绝对误差
分别为 2.2 mm/d 、1.2 mm/d、0.7 mm/d、0.2 mm/d 。另外,高分辨率模式模拟的青藏高原夏季水汽输送通量的年
际变化也更接近观测。当分辨率达到20 km 时,MRI 模式模拟的西风水汽输送指数与观测的相关系数达到 0.43,
通过了 0.1 显著性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 MRI 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平均水汽输送通量的
模拟技巧并不随分辨率的增加有明显提高。低分辨率模式中模拟降水量偏大、印度季风槽偏强的现象在高分辨率
模式中仍然存在。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水汽输送通量 高分辨率模式
文章编号 1006-9895(2015)02-0385-12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878/j.issn.1006-9895.1406.14125
Simula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Associated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by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Mode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都平原内汶川Ms8.0级地震的地表变形.pdf
- 川西北花岗岩的冷却过程及对区域成矿的制约.pdf
- 川西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及大尺度环流的联系.pdf
- 磁层顶高纬边界层的瞬时重联过程.pdf
- 磁层亚暴及磁层暴(Ⅰ)等效电网络模型及相关分析.pdf
- 大气初始异常在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中作用研析.pdf
- 大兴安岭北段扎兰屯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pdf
- 大兴安岭北段争光金矿英安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Hf同位素组成.pdf
- 登陆台风Matsa(麦莎)中尺度扰动特征分析.pdf
- 地磁日变及地震活动关系的主成分分析——以日本岩手县北部6.1级地震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