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第2讲 西方刑事政策概述
古西方刑事政策的思想萌芽
古希腊
普罗塔格拉:理智地处罚一个人,并不是为了他犯的不法,而是为未来而处罚。
亚里士多德:犯罪不外乎是一种疾病,故刑罚不应当针对既往,而应当是针对将来的。
—— 以死刑为中心的暴刑报应
—— 服从神学、神权、赎罪的需要
—— 分散的、片面的、本能的、未经分析的
直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16-18世纪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后,刑事政策才逐步理性化。
3
第二讲 西方刑事政策概述
一 理性主义
二 实证主义
三 人道主义
一、理性主义阶段
18C-19C中叶,在启蒙运动理性至上的旗帜下,主张理性思辨的刑事古典学派显赫一时
代表人物:贝卡里亚、英国边沁、德国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超自然——自然
刑罚万能——刑罚适度
5
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
1、罪刑法定主义 —— 意志自由观
法律条文解释应当严格;
不用适用类推和扩张解释;
禁止法律溯及既往;
明确禁止不定期刑。
2、罪刑相适应 ——刑罚均衡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避免过度刑罚
3、刑罚人道主义 ——道义报应与博爱观
废死刑;废肉刑;建立自由刑体系;
适用轻刑;改良监狱。
6
理性主义——贝卡利亚
贝卡利亚是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
《论犯罪与刑罚》
思想:
A 罪刑法定主义
刑罚应当是由法律规定的
刑罚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
刑罚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同犯罪相称的
B 罪刑均衡
从强度上与犯罪相对称,轻罪轻刑,重罪重刑
侵犯公民安全与自由 ——身体刑
侮辱他人名誉的 ——耻辱刑
不涉及暴力的盗窃 ——财产刑
涉及暴力的盗窃 ——身体刑+劳役
走私 ——没收违禁品和财物
8
C 刑罚人道主义
严酷的刑罚真的有效吗?
超越人类的感觉阈限,无法在人们头脑中建立犯罪与刑罚的实质关联。
总是挑战人类的感官极限,无法使人们建立起严重和更严重罪行的刑罚差异观。
D 刑罚适用
准确性、必然性、及时性
废除死刑:
违背社会契约、威慑效果不佳、
引起怜悯,怀疑刑法残酷毒化与无法补救
时间越短,犯罪与惩罚的关系联结越紧密
9
理性主义——边沁
功利主义刑法观创始人
A 刑罚根据
刑罚目的:用刑罚遏制犯罪
重点在一般预防。
通过惩罚改过
通过规训预防再次犯罪
10
B罪刑相称
(1)刑罚之苦超过犯罪之利
(2)刑罚的确定性越小,严厉性越大,但不能完全不确定。
(3)两个罪行相连时,重罪适用重刑,使罪犯可能停止在较轻阶段
(4)相同之罪,可以考虑某些量刑情节,给予一定的差异化刑罚。
C 犯罪预防的方法
一般预防——刑罚威慑
特殊预防—— 羁押,丧失犯罪能力
道德改造,消除犯罪欲望
威吓或恐怖,恐惧刑罚
D 刑罚多样化
死刑、痛苦刑、常痕刑;耻辱刑;赎罪刑;期限刑;简单限制刑;简单强制刑;财产刑;准财产刑;表征刑。
14
理性主义——费尔巴哈
刑事政策首次系统化提出——1813年费尔巴哈倡导巴伐利亚刑法典
A 罪刑法定主义
“心理强制论”:法律预先规定犯罪与刑罚,国民预先知道犯罪后面临的刑罚,从而抵制其犯罪的冲动,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B 刑罚威吓原理
立法威吓——刑罚与犯罪关联——权衡犯罪的乐与苦——避利避苦——排除犯罪选择
C 死刑赞成论
理性主义——康德、黑格尔
康德:
道义报应论
国家和法是公民通过契约形成的,法权来源于公民权利。犯罪违反了理性法所反映的公民意志自由,是一种恶害,依报应原理,应以恶害报应恶害。
等量报应论:依刑罚与犯罪的侵害方式等量
危害结果等量
死刑存在论:正义和等量报应的需要
17
黑格尔:
法律报应论:犯罪在客观上是对法律秩序的破坏,刑罚是对犯罪的扬弃。
也即用第二次暴力对应犯罪的第一次暴力,体现了法律的报应性与正义性。
等价报应论:根据犯罪危害性大小确定刑罚分量,排斥等量报应论和同态复仇
死刑限制论:保留但应限制适用。
18
理性主义的评价
一、积极性
自由、理性、博爱;反对不人道、严酷刑罚
主张罪刑法定等
1、西方刑事政策规范化、法条化
2、以死刑和肉刑为中心刑罚体系被替代
二、局限性
将刑罚视为最重要的减少和消除犯罪的对策
未考虑及刑罚之外的措施与手段。
19
二、实证主义
19C后半期,社会阶段矛盾突出,犯罪问题严重,尤其是累犯、少年犯。
犯罪行为——犯罪人
意志自由——个人与社会原因
恶报——教育和回归社会
20
实证主义——龙勃罗梭
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理论”
颅相学的集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