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形势与政策1要点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 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 形势与政策Ⅰ 一、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现代化发展战略 2、城乡二元户籍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历史遗留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 途径 二、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新农村是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的根本途径 建设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人均收入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差距 相对差距 1978 134元 343元 209元 1:2.56 2008 4761元 15781元 11020元 1:3.3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城乡差距 收入的差距(地区差距) 公共资源的差距 经济增长 投资 出口 消费 农村市场 产品下乡 人均GDP 3263美元 农业与非农产业产值比 15:85 农业与非农业就业结构 50:50 城镇化水平 40% 工业化中期阶段 2008年数据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理论与思路 坚实的物质基础 成熟的实践经验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的客观条件 生产关系 财力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 2005年 2893亿元 2006年 3397亿元 2007年 3917亿元 2008年 5626亿元 2009年 7161亿元 借鉴 韩国 日本 韩国“新乡村运动” 日本“造村运动” 吴仁宝的特色语言   ?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全人类幸福就是共产主义。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农民问题调查.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2.杜书云、张廷银主编.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农业部课题组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