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 (5):573~57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电视节目质量研究述评
陈华峰 孟庆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
摘 要 电视节目质量研究始于20 世纪40 年代,不同的国家设计了不同的指标来评价节目的质量,如欣赏
指数、电视指数、享受指数、值得收看指数、兴趣指数、观众满意度等。文章概述了电视节目质量
研究的历史、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并系统介绍了最具影响力的欣赏指数调查,以及欣赏指数与电
视收视率、节目类型、观众人口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目前电视节目质量研究中的局限和
不足做出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电视节目质量,欣赏指数,电视收视率。
分类号 B849:C93
随着电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传媒工具,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
要。电视节目的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质和量。质是指电视节目的质量,量是指电视节目的观众数量。
电视收视率只是一个度量电视节目的量的指标。为了补充收视率调查的不足,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
加拿大、法国等,在20 世纪40 年代就开始设计不同的调查,以了解观众收视行为在“量”以外的“质”
的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发展出评价电视节目的质的指标。
1 电视节目的质量评价
Beville (1988)认为,对电视节目质量的测量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单个节目的号召力和收看经验。
节目号召力用来测量观众的主观反应;而收看经验则探讨观众的期望、需求和态度,研究观众怎样决定收
看某个节目,为什么收看,什么样的节目特征能让观众产生高的注意力、高的满意度和高的忠诚度[1] 。黄
方明(1991)研究影响电视新闻质量的因素时,发现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评价电视新闻的质量:观众水平
和电视新闻特征水平* 。英国BBC 从7 个方面来分析节目的质量:松弛性、具刺激感的参与、教育性、惊
奇或不可预测性、思考程度或集中注意的参与、社会交往、监察 [2] 。Greenberg 和Busselle (1996)在解释
[3]
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时认为,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真实性、幽默感、原创性、公平性及现代性 。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测量电视节目的质量时,研究者们的角度不同,建立的评价假设也不一样,研
究结果的可比性也存在问题,因此,长期以来都未形成一套被广泛认可的电视节目质量调查系统。
2 电视节目质量研究的历史沿革
英国是最早进行电视节目质量研究的国家。20 世纪40 年代,BBC 用反映指数来度量电视节目的质量,
60 年代末,IBA 公司开始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欣赏程度,用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评分把节目分成9 类。之
后,BARB 公司又研究欣赏指数。从1983 年起,英国的观众欣赏调查每周进行一次,调查方法是基于日记
的固定样组,样本量为3000 人,代表全国。观众通过六点量表来对看过的电视节目进行评价。研究者把观
众的评价结果按等级分别给予 100 分、80 分、60 分、40 分、20 分和0 分,从而把观众的评价等级转换为
0~100 的分数。从1993 年开始,BARB 委托RSL 公司进行观众欣赏调查,其方法和IBA 类似,欣赏指数
收稿日期:2003-03-05
通讯作者:陈华锋,E-mail: chuf@, 电话:010
* 黄方明,《电视新闻质量评价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991 年硕士论文。
573
-574-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年
同时包括兴趣和享受两个元素,调查采用十点量表,调查分数乘以10,以便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在英国
[4]
为BARB 进行的观众欣赏调查是最知名和最持久的电视节目质量研究之一 。
美国电视业对节目质量的测量起步稍迟。在1958 年,HTI 公司利用邮寄问卷进行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旁观者清”还是“旁观者不清”?——偏向知觉的非对称性的研究.pdf
- 23株海洋真菌的分子鉴定及抗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胞毒活性的研究.pdf
- 24种食蟹猴MHCB座位等位基因序列特征及进化分析.pdf
- EBOV-Z和MARV的NP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鉴定.pdf
- EB病毒融合蛋白Zta-P5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其鉴定.pdf
- Fair Plan 8 Earth’s Climate Future—Pope Francis’ Population Mistake.pdf
- FAT10双甘酸突变体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pdf
- GAST家族基因及其蛋白的研究进展.pdf
- miR-143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类代谢中的作用.pdf
- miR-155、EMT及肿瘤侵袭转移研析进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