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施工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平面转体 按照桥梁的设计标高先在两岸边预制半跨,当预制件达到设计强度后,借助转动设备在水平面内转动至桥位中线处合龙成桥。 平面转体可分为有平衡重转体和无平衡重转体。 有平衡重转体一般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并作为桥体上部结构转体用拉杆(或拉索)的锚锭反力墙,用以稳定转动体系和调整重心位置。为此,平衡重部分不仅在桥体转动时作为平衡重量,而且也要承受桥梁转体重量的锚固力。 有平衡重转体施工受到转动体系重量的限制。过大的平衡重增大了转动的难度且不经济,一般适用于跨径l00m以内的拱桥。 有平衡重平面转体一般构造 1-尾铰;2-平衡重; 3-轴心;4-锚梁; 5-绞车;6-滑轮组; 7-支点2;8-扣索; 9-支点1;10-拱肋; 11-上盘;12-上下环道; 13-底盘;14-背墙; 15-平衡重; 16-球面铰轴心; 17-竖向预应力筋; 18-舡槽梁; 19-拉杆;20-斜腿; 21-滚轮;22-轨道板 无平衡重转体施工是把有平衡重转体施工中的拱圈扣索拉力锚在两岸岩体中,由此来锚固半跨桥梁悬臂状态时产生的拉力,并在立柱的上端设转轴,下端设转盘,通过转动体系进行平面转体。由于节省了庞大的平衡重,减轻转动体系的重量。故可用在大跨度桥梁中。无平衡重转体施工需要有一个强大牢固的锚锭,因此宜在山区地质条件好或跨越深谷急流处建造大跨桥梁时选用。 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示例: 涪陵乌江大桥(图1 2)位于当时的四川省涪陵市。桥址为V型河谷,水深流急,大桥全长351.83m,桥高84m,主跨为1跨200m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此跨度为当时国内拱桥跨度的第一),矢跨比1/4,拱上建筑为13孔15.8m钢筋混凝土简支板,双柱式柔性排架,桥台基础置于岩石上,主拱圈采用3室箱,全宽9m。 无平衡重平面转体一般构造 1-轴向尾索;2-轴平撑;3-锚梁;4-上转轴;5-墩上立柱;6-扣索;7-拱肋; 8-扣点;9-锚锭:10-斜尾索;11-轴心;12-环道;13-下转盘;14-缆风索 涪陵乌江大桥 涪陵乌江大桥的“无平衡重转体施工工艺”布置图 2.竖向转体 竖向转体是在桥台处先竖向预制半拱,然后在桥位竖平面内转动两半跨使之在空中对接合龙。 对跨径过大、拱肋过长的拱桥,由于竖向转动不易控制。施工过程易出现问题.故该施工法只宜在中、小跨径拱桥中使用。 竖向转体视拱箱(肋)预制或现浇的方式不同分为:(1)俯卧预制后向上转体;(2)竖直向上预制后再向下转体。 竖向转体示意图 1-扒杆背索;2-卷扬机;3-地锚;4-边拱肋;5-胎架;6-拱肋 竖向转体施工动画演示 竖向转体示例: 1990年前后,在四川广元朝天区进行了“三滩沟大桥”和“杨家沟大桥”的“拱肋竖向转体施工”的试验工程。从图片即可以看出:为了节省拱桥施工的支架,拱肋在河涌的低处进行预制件的组装后(在支架上的两段),通过拱脚设的“铰”和较少的提升设备(2t卷扬机),缓缓的将拱肋向上“竖转”到位(正在空中的两段)。 这两座大桥的试验成功,为稍后建成的河南安阳跨铁路编组站的“文峰大桥”和广州跨珠江的“丫髻沙大桥”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施工经验。 3.平、竖结合转体 当受到地形条件及施工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桥梁的设计平面和桥位竖平面内预制,则转体既要平转还要竖转才能就位。平转和竖转的方法与前述类同,但平、竖结合的转动轴构造要复杂一些。 平、竖结合转体示例: 河南安阳文峰大桥是京广线上最大的跨线(跨安阳铁路编组站)公路立交桥,也是河南省境内首座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跨为135m。1995年该工程在国内(也应该说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竖转加平转”的双向转体施工技术,没有因为修桥而影响或中断京广铁路的交通。2000年该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首次采用“竖转加平转”的双向转体施工技术的河南安阳文峰大桥 丫髻沙大桥是广州环城高速路西南环段跨越珠江主、副航道和丫髻沙岛的特大桥梁。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型,其主跨以360米一跨跨过珠江的主航道。大桥建成后,桥面是双向6车道。该桥98年7月动工,2000年6月建成。丫髻沙大桥共创下4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大桥跨度第一,主跨达到360米,为当今世界钢管混凝土拱桥中主跨度最长;大桥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不仅居国内第一,也是世界同类型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世界领先;大桥极限承载力和抗风力国内领先。2004年5月21日,在长沙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上,揭晓了首届“中国十佳桥梁”评选结果(中国版图内1949年至2003年之间建成的桥梁都可以参与评选),丫髻沙大桥名列其中。 丫髻沙大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