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后沉降过渡控制与卸载时机确定 刘吉福 广东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 1、容许工后沉降建议 2、工后沉降过渡控制 3、卸载时机确定方法 容许工后沉降建议 68座桥台,4条工后: 1、跳车取决于纵坡差、错台 2、一般路段、结构物路段跳车:规范沉降 3、存在下卧层、工期紧的工后沉降; 4、容许工后沉降建议: 容许工后沉降建议 容许工后沉降建议 容许工后沉降建议 沉降过渡控制 控制纵坡差为核心: 1、设计:过渡长度与方式;搭板长度; 2、施工:保证超载强度; 3、监测:断面设置、纵坡差确定卸载时机; 4、养护:测试项目、加铺控制纵坡差(下卧层)。 沉降过渡控制 沉降过渡控制 沉降过渡控制 超载强度控制:避免“假象超载” 厚度控制法: 高度控制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1:工后沉降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1、定值沉降速率 2、 3、 适用多层土地基,其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卸载时机确定方法2:沉降速率法 * * 桥头跳车程度与纵坡差关系图 过渡段长度: 过渡段、搭板长度: 搭板长度: (含复合地基影响范围) 过渡方式: 很适合处理与不处理交界处 适用全部排水固结时 复合地基与排水固结连接时慎重 缺点:等载、未处理时、多土层 式 1 曾氏 准则1: 0取0 准则2: 压缩模量不随路堤高度改变 路堤高度与沉降关系: 小于10m时,附加应力与高度呈线性。 存在超、欠固结土层时 正常固结时: 设计荷载下最终沉降: 沉降推算式: 式 1 → 式2 式3 广佛、理论性、定值 02刘、05指南、 T 、均质土 与工后沉降关系 4、考虑非等载的普遍标准: 准则1: 准则2: 可见,沉降速率不随设计荷载而改变 指南公式 当OCR1时,土体超固结,不论沉降速率是多少都应可以卸载,但按上式沉降速率卸载标准却更严格。 唐彤芝公式 1、对于1m厚度超载,本应对不同的路基设计高度,沉降速率应相同。但按上述公式对不同路基设计高度,沉降速率不同。 2、当 即等载时, 。因此 对应等载,不是卸载后路面施工前状态, ,上式变为 ,不能缩短工期 路堤沉降计算
路堤侧向位移计算
三角形堆载附加应力
矩形堆载附加应力
堆载沉降计算
图表3
第2块
第3块
第4块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n13
n14
n15
n16
n17
n18
n19
n20
第1块
m
n1
附加应力σ(Kpa)
x
附加应力(Kpa)
作用附加应力(Kpa)
总沉降量(m)
Ks1
Ks2
Ks3
Ks4
m
深度
(m)
填土高度(m)
基础宽度(m)
填土重度(kN/m3)
条块1
填土高度(m)
深度(m)
厚度(m)
Es (MPa)
均布荷载
三角形荷载
度
深
层
L
B
L
n21
n22
n23
“拼装荷载”为负值时填土容重取负值
条形三角形荷载下附加应力
均布矩形荷载的附加应力(角点法)
三角形角点为原点,x向填土高侧为正,反向为负
沉降计算(矩形荷载)
条块2
条块3
条块4
三角条块2
三角条块1
中间条块
m
压缩模量
MPa
mm
土层深度
土层厚度
1、中间条块X以左路肩为原点,向右为正,向左为负。2、最后一行Es须大于0。
最后一行的Es须大于0
Ks
γ(kN/m3)
Cc
Ce
最终沉降量(Cc法)(mm)
最终沉降量(ES法) (mm)
合计
地基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aE (MPa)
bE
双曲线方法 (mm)
e0
前期固结压力(kPa)
原有应力(kPa)
wl
总应力(kPa)
路堤侧向位移计算
路堤沉降计算
Kz1
Kx1
Kz
Kx
Kz2
Kx2
侧向位移
竖向附加应力(Kpa)
水平附加应力(kPa)
距路中距离
变形模量
泊松比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m16
m17
m18
m19
m20
m21
m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