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实习报告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秭归野外实习报告 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班02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杨超 黄鹰 学生学号:=== 起止日期:2015年08月18日~2015年08月28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目录 : 绪言 一、实习地概况 3 二实习 4 : 实习内容 路线一 4 路线二 6 路线三 7 路线四 9 路线五 10 路线六 11 路线七 12 路线八 13 : 实习总结 13 第一章 绪言 一、实习地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 “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梯度带大巴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实习区地质矿产调查历史悠久。自1863年,先后有美、德、日本等国的地质学家做过工作甚粗的地址调查,其成果仅供参考;新中国建立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对本区做过开创性的地质调查研究,为峡东地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实习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为了巩固与加强我们所学的《》的基本知识,加深们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具备下列基本技能: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本次实习自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我们的组由班的同学组成。指导老师为。 实习范围包括实习区内的地貌、区域地质、三大岩类、褶皱以及断裂等各个方面。 教学点三:雾河村北侧3号洼地 外貌特征: 不规则椭圆形,长约200米,宽约100米,洼地中央有落水洞(已被掩盖),岩性 灰岩和白云岩。 产状:倾向135度,倾角9度。 条件成因: 三号洼地地处分水岭,降水频繁,断裂比较发育,有利于岩溶发育,第一层为震旦 系灯影组(Z2dy),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第二层为白云质灰岩,含硅质的白云质灰 岩为可溶性岩石,及陡山沱组,岩性为薄层炭质页煤。 教学点四:棺材山危岩体 点义:观察棺材岩危岩体 点位:棺材山危岩体 任务: 1.观察棺材岩危岩体的发育特征; 2.调查棺材岩危岩体的发育条件; 3.绘制棺材岩危岩体的示意图; 4.了解棺材岩危岩体的治理工程。 发育特征: 宜昌市夷陵区山陡坪镇棺材山,高层827.3米,山脚公路处高层约670米,高约150 米的陡岩。危岩体三面临空,陡峭壁立,坡度80到90度,危岩体高耸,局部反倾,陡 岩坡面危石密布,岩顶活石倒挂,危岩体体积140000立方米,直接威胁山路坡下369 户人家,1470人的安全问题。 发育条件: 危岩体岩脚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地层分界处,岩性下部为陡山沱组,粉砂质及碳质 页煤。灯影组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硅质白云质灰岩,岩性坚硬,形成陡坎。 产状:倾向100度到120度,倾角8度到15度。 构造:位于黄岭背斜南东翼,总体单斜构造,发育有两组,一组与坡面平行,为卸荷裂隙,将岩体切割成柱状,部分与母体分离。 成因分析: (1)岩体软硬相间,坡脚抗风化能力弱,为薄层碳质页层。 (2)岩体下部碳质页岩被当做煤来开采,形成大面积采空区,改变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