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镫筋∏型长度计算 马镫筋长度=L1+L2×2+L3×2 设计有规定者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 定参见施工手册(第四版)P573,L1为 面筋间距+50~100、L2的长度为板厚-2× 保护层、L3长度为100。 马镫筋∏型根数计算 双层双向板马镫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 负筋马镫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 ∏型马镫筋根数计算分两种情况: 1)双层双向板,马镫筋的根数计算同墙水平筋根数计算。 2)负筋受力筋,为了支撑分布筋也需要马镫筋,根数计算时是按排进行计算的。负筋长度较短,可设置1排;较长时可设置2排或2排以上。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梁板构造有两种,分别是 。 2.有梁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 。 3.有梁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 。 4.有梁板原位标注的内容为为 。 5. 当板纵筋采用非接触方式的绑扎搭接连接时,其搭接部位的钢筋净距: 。 ? 代号 类型 代号 类型 LB JQD WB HJD XB ZM ZSB SJB KZB BD AL FB Ces 二、判断题: 1. 当为单向板时,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 2.同一编号的板类型、板厚、贯通纵筋、标高、跨度、平面形状都必须相同。 ( ) 3.单向或者双向连续板的中间支座上部同向贯通纵筋,可以在支座位置连接或分别锚固 ( ) 4.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可仅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伸出长度,另一侧不注。 ( ) 5.板带的集中标注内容有:编号、板带厚、板带宽和贯通纵筋。 ( ) 三、选择题: 1.板贯通钢筋的标注,其中[ ]代表下部, [ ]代表上部 。 A. B,T B.T,B C.T,T 2.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表达式为A8/10@100,其中直径为8的钢筋间距为[ ]。 A. 100 B. 200 C. 400 四、简答题: 1.后浇带留筋方式为哪两种,各自的带宽是怎样取值的? 2.常见的柱帽立面形状有哪些? 3.板开洞时,洞边补强钢筋怎样取值? 钢筋混凝土平板配筋示意图 ②A8@150 ①A8@150 ③B12@200 ③ ③ ③ 500 2400 2700 计算图纸中所有板筋。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未注明的支座宽均为300 砌体墙厚为240 其中负筋伸出长度从支座外边线算起 上部增设温度筋A6@200双层双向. 240 240 * 11G平法板讲解 ——罗琦建 板内钢筋 板内钢筋类型 受力筋 面 筋 底 筋 负筋分布筋 温度筋 其他钢筋:马镫筋、洞口加筋、放射筋 负 筋 边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支座负筋 跨板负筋 板筋定义 面筋:承受板上方压应力的钢筋。 底筋:承受板下方压应力的钢筋,一般都是横纵分布的。 支座负筋: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位于楼板支座处。又称为负弯矩筋。 跨板负筋:是指图纸上标注的板上 部通长并且伸出板外的受力钢筋。 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 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1、固定 2、分散受力、使受力筋均匀受力。 温度筋:在楼板和屋面板未设置钢筋的部位或钢筋不足的部位,特别是较大跨度双向板的上部,沿两个正交方向布置有助减少有温度引起裂缝的钢筋叫温度筋 马镫筋:也称撑(脚)筋,用于上下 两层板钢筋,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放射筋:一般布置在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放射筋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这类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 洞口加筋:支撑垂直于该边被截断的钢筋,使这个钢筋在洞口有个支托。 板平法助读 有梁板 11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分析.ppt
- 11-2晋陕内蒙古区教案分析.ppt
- 11-3-11环境霉菌控制教案分析.ppt
- 11-12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同步授课:第3章第3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人教版必修1)教案分析.ppt
- 11-12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同步授课:专题2第一单元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苏教版必修1)教案分析.ppt
- 11-12学年高二地理: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湘教版必修3)教案分析.ppt
- 11G_筋平法教案分析.ppt
- 11G101-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案分析.ppt
- 11G101-1_教案分析.ppt
- 11G101-1教案分析.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