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海洋的地质作用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讲 海洋的地质作用 一.海水的运动及海洋环境分区 (一)海水的运动 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式有: 波浪、潮汐、洋流和浊流。 海水的运动是海洋地质作用的主要动力。 波浪(sea weave) 波浪要素 波浪要素 波浪运动的过程 深水波:深度大于1/2波长的水域,水质点作规则的圆周运动。波浪规则对称,不发生变形。 浅水波:水深小于1/2波长,水质点运动受内磨擦力和海底磨擦力的影响,表层水质点运动比下层水快,运动轨迹变形,成椭圆形,形成向前倾的不对称波浪。 波浪运动的过程 随水深进一步变浅,波浪翻卷,卷入空气,在空气压力与重力的作用下形成破浪。 破浪因惯性冲上海岸形成进流,进流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回到大海形成退流(底流)。 波浪运动过程 波浪折射现象 在岬角及海湾发育的海岸地带,波浪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波浪向海岸推进的速度产生差异。在海湾处波浪运动速度较快,从而使波脊线(波峰连线)弯曲,趋向与弯曲的海岸平行,这种现象称波浪折射。 导致波能向岬角聚集,在海湾分散。 海啸 2004年印度洋海啸 海啸前后的对比 潮汐(tide) 潮汐的产生 杭州湾与钱塘江大潮 洋流(ocean current) ocean current是海洋中沿一定方向有规律移动的海水称。分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 表层洋流主要受盛行风的磨擦力拖带作用产生,以水平运动为主,深度为100-200米。 深层洋流由温度和盐度差引起,具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以上两种洋流可相互转换,并长距离迁移,对海洋沉积和生物分布有重大影响。 世界洋流图 浊流(turbidity current) 海底扇、浊流 (二)海洋的环境分区 海洋环境分区 海洋环境分区及其特点 二. 海洋的侵蚀作用 海洋对海岸及海底岩石的侵蚀破坏作用称海蚀作用。分机械侵蚀和溶解两种。 机械侵蚀主要是由于海水的波浪运动、潮流等对海岸产生的破坏作用,具体又可分冲蚀和磨蚀两种。 溶解是由于海水中含较多的CO2等溶剂,可对海岸及海底岩石产生溶解作用。 (一) 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 1. 基岩海岸:由坚硬的、未经移动的岩石所组成的海岸 坡度相对较大,潮间带窄 海岸线不平,多岬角和港湾。 基岩海岸——下龙湾 2 沙质海岸 沙质海岸 (二)基岩海岸的海蚀地形 sea notch wave cut bench 海蚀洞sea cave:在岬角处,由于波浪的折射,在岬角两侧受能量集中的波浪冲蚀而形成的洞穴。 海蚀穹sea arch:海蚀洞进一步发育连通扩大而成。 海蚀柱sea stick:海蚀穹崩塌而成孤立的石柱。 波筑台wave built bench:由波切台上的塌积物随退流搬运至低潮线以下沉积下来所形成。 Sea arch Sea stack 基岩海岸海蚀作用结果--- 基岩海岸海蚀平衡剖面的形成过程 三. 沙质海岸的波浪改造过程 1.中立点:进流和退流动力与沙粒重力沿坡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沙粒只绕各自的平衡点作往复运动。 2 .砂质海岸平衡剖面形成过程 中立点以上,水浅,波浪冲击力强,沙粒向岸运动。 中立点以下,退流力量较大,则向海方向运动。 长期作用后,形成下凹的形态 沙质海岸平衡剖面的形成 3 .沙质海岸波浪改造后形成的地形 沿岸堤:迁移的沙粒在高潮线附近堆积成沿岸分布的长条状沙垄。 水下沙坝:在低潮线附近(中立点以下)堆积成平行海岸分布的长条状垄岗地形。 北戴河老虎石地区的沿岸堤和水下沙坝 四.海洋的沉积作用 重点 滨海带碎屑沉积物和主要沉积地形; 浅海区的碎屑沉积物; 浅海区化学沉积方式及主要沉积物; 浅海生物碎屑堆积和珊瑚礁; 了解: 半深海和深海区各种软泥、大洋粘土和锰结核沉积。和潮湿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 (一)滨海区的沉积作用 主要沉积: 海滩沉积; 潮坪沉积; 沙坝、沙嘴沉积; 泻湖沉积 Pebble beach Sand beach 1.海滩沉积地形和沉积物特点: 普陀岛地图 潮坪沉积特点 潮坪:波浪作用弱,高潮时海水才能到达的平缓的海岸地带,常由泥滩 所组成。 特点: 自高潮线至低潮线方向沉积物出现由细(泥)变粗(沙)的反分带现象。 干旱气候条件下会出现盐类结晶沉积。 沉积构造有双向交错层理、泥裂、波痕等。 3 .沙坝、沙嘴沉积 沙坝 沙咀 4 泻湖沉积 泻湖:因沙嘴、沙坝扩大相连,使之与大海隔离的海湾,另外还有礁后泻湖。 泻湖中海水可通过水道(潮汐口)与大海半通,即高潮时勾通,低潮时隔离。 不同气候区,因地表径流和海水对泻湖补给量的差异,可使泻湖中的海水盐度不正常,发生淡化(小于33‰ )和咸化(大于33‰ ) Lagoon-Venice (二)浅海区的沉积作用 主要沉积: 碎屑沉积物 化学沉积物 生物沉积 1 .碎屑沉积 分带特征:近岸粗、远岸细 分选磨圆:沉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