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106页第1段,了解都江堰的基本情况。 修筑时间: 主持者: 地理位置: 特点: 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第107页小字,然后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自读课文,了解课后《史海拾贝》的相关史实并作简短介绍。 读109页最后两段的内容,了解古今作用。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卓越的工程 岷江源(四川省中部的岷山南麓) 岷江(长江支流) 挡住岷江东去的玉垒山 壮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截止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美丽的都江堰 都江堰和郑国渠 秦长城 灵渠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都江堰和郑国渠 一、都江堰 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 秦国蜀守李冰 成都附近的岷江(长江支流)上 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国。 修建都江堰的意义 (1)防洪、灌溉、运输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环境,是一座生态型综合性水利枢纽。 (3)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美丽的都江堰 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 分水堤 俗称金刚堤 飞沙堰 进水口 俗称宝瓶口 分水堤 分水堤:俗称金刚堤,筑在岷江之中,把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主流,用于排洪,内江提供灌溉用水。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进水口 进水口:俗称宝瓶口,是人工凿山劈石开出的一个狭窄缺口,长80米,宽20米,用以控制进水流量。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 电影《李冰》片断 二、郑国渠 郑 国 渠 郑国渠示意图 比一比:1.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有何共同点? 都由战国后期秦国主持修建。 2.这说明了什么? 秦国重视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 3.有什么作用? 提高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灵渠示意图 三、灵渠 四、秦长城 秦长城 2.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在哪儿?请在地图上勾出来。 城西起临洮(táo),东至辽东。 阅读教材第108页后回答: 1.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有什么意义? 为防御强大的匈奴,巩固北方边防,秦朝初年修筑了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文 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 大工程之一,体现了我们祖先 的创造力。 临洮 辽东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河套地区);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 mào 3.秦长城是怎样修筑的? 燕国长城遗址(今辽宁境内) 赵国长城遗址 秦国长城遗址 秦长城依托山岭、河川修建,修筑方法是平地夯土建造,山上石块垒砌,险要地方用石头垒建城堡,用木料设置障碍。沿长城内外,视野宽阔的地方兴建烽火台。今夯土毁坏不存,有的地方可见墙基痕迹。秦长城比后来的明长城偏北。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卓越的工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速公路路基石方爆破专项施工方案[优秀方案].pdf VIP
-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制度.pdf VIP
- 空气和氧气(考点讲义)-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国通用).pdf VIP
- 重庆某高速公路合同段500KV超高压电塔及输电线路下路基爆破施工防护方案.pdf VIP
- 公顷的认识 课件.ppt
- 新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
- 临近高速公路石方爆破施工防护方案模板.doc VIP
- 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00套x.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