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12修改通报(出版稿).pdf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12修改通报(出版稿).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总 则 1.1 修改为: 1.1 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适用于航行中国境内内河水域或其它相当环境条件的内河水域且船 长大于或等于 20m 的钢质船舶,但下列船舶除外: (1)军船; (2 )非营业性游艇; (3 )帆船; (4 )渔船; (5 )运动竞赛艇。 1.6 修改为: 1.6 除另有说明外,本规范适用于新建船舶和新制造产品。 2.1 (22 )修改为: (22 )三峡库区水域:系指重庆马桑溪大桥至葛洲坝之间的长江干流及支流水域。 - 1 - 第 1 篇 船 体 第 1 章 通 则 第 2 节 结构设计原则 新增 : 应尽可能减少在组合型材腹板上开孔。如须开孔,开孔的高度应不大于腹板高度的 0.4 倍,开孔的宽度应不大于开孔高度的 3 倍。否则应对开孔予以补强,且开孔处的剖面模数不小于规 范要求值。 开孔的边缘距腹板下缘的距离应不小于腹板高度的 0.25 倍。当有骨材穿过腹板时,则开孔宽度 应不大于两骨材间距的 0.6 倍且开孔两端距两骨材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开孔的边缘应平滑,角隅 应设圆弧。孔缘与孔缘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离,且不小于开孔高度的 2 倍。 新增 : 船中部或载货区域的“T ”型组合型材的面板宽度应不大于其厚度的 18 倍,折边型材的 折边宽度b 应不大于下式计算之值: b 10t 15 mm 式中:t ——折边型材板厚,mm 。 新增 : 船中部或载货区域的“T ”型组合型材(含折边型材)腹板的剖面积a ,以及腹板高度h 与其厚度t 之比应符合下式要求: W a 0.096 cm2 l h 65 t W 3 式中: ——本篇各章要求的型材剖面模数,cm ; l ——型材的计算跨距,m ; h ——型材的腹板高度,mm ; t ——型材的腹板厚度,mm 。 新增 : 按本篇各章计算所确定的构件若为角钢或球扁钢,其剖面特性可参照本篇附录Ⅰ确定。 1.2.4 修改为: - 2 - 1.2.4 构件计算跨距的确定 强构件(甲板强横梁、甲板纵桁、强肋骨、舷侧纵桁、实肋板、底龙骨或纵桁等)可作 为普通构件(甲板横梁、甲板纵骨、舷侧纵骨、船底纵骨、普通肋骨和底肋骨等)的刚性支撑。 船底结构、舷侧结构、甲板结构(含舷舱内平台甲板)、纵、横舱壁(围壁)以及在两 横舱壁(或两舷)间连续且高度(上弦杆上缘与下弦杆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型深的 0.5 倍、 长度不大于高度 6 倍的双向桁架,可作为实肋板、龙骨、强肋骨、桁材、甲板强横梁及甲板纵桁等 强构件的刚性支撑。 首、尾尖舱内的支柱,或当支柱自船底向上连续布置且支撑甲板层数大于等于 2 时,可 作为所支撑构件的刚性支撑。 构件的计算跨距为构件上两刚性支撑中心点间的距离。 强骨材如桁材、强横梁、实肋板、强肋骨等的端部若在舱壁、舷侧处有肘板加强固定时, 距构件端部 be 处的点可作为计算其跨距的端点。距离 be 由下式确定:  d 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