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讲-基性岩火山岩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地幔橄榄岩的概略相图 左边点线为地盾区的地热曲线,右边点线为大洋区的地热曲线(Wyllie,1970)。Ga:石榴石;Sp:尖晶石;Pl:斜长石 1. 苦橄岩 一种富含橄榄石的玄武岩 MgO 18 wt.% 和 (Na2O + K2O) = 1-3 wt.%. (1)颜色:深绿-黑色 (2)结构: 细粒结构, 或斑状结构 斑晶: Ol, Py. Ol 更常见. (3)矿物组成: 主要 — Ol (50-70%)+ Py, 少或无 Pl 和 Hb 副矿物 — Mt,ilm,Ap 含玻璃质 2. 科马提岩 玻璃质超基性岩,形成于熔岩或浅成侵入体,含 18 wt.% MgO 和 1 wt.% (Na2O + K2O); 主要含橄榄石和辉石; 化学成分与橄榄岩相似。 (1)化学成分: 高 MgO(9%), CaO/Al2O31, K2O0.9% (2)矿物成分: Ol (高 MgO, Fo=90-95) Cpx (高 Al) Cr-尖晶石 + 玻璃 ilm, mt (3)结构:鬣刺结构 橄榄石和辉石的针状骸晶平行排列成簇,分布在玻璃基质中,似鬣刺草(澳大利亚的一种草名),鬣是马颈上的长毛。鬣刺结构成因是熔浆快速冷却,长出了骸晶。 鬣刺结构 Parallel and radiate arrangements of elongate olivines and pyroxenes (引自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科马提岩: spinifex texture (4)构造:枕状构造 (5)产出: 南非,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太古代变质岩中. 4 玄武岩成因 地幔岩石熔融的产物 Temperature Pressure Dry Solidus A B -DP DT Wet Solidus DPH2O Mechanisms of melt generation: (1) Decompression (-DP, e.g., MOR, hotspots/plumes) (2) Heating (DT, e.g., crustal melting for granite/granitoid due to basaltic magma heating or possibly internal heating due to K-U-Th heat accumulation) (3) Addition of H2O (and alkalis) (DPH2O, e.g., Arcs/subduction zones) 部分熔融 4.1 压力 (深度)影响 低压 P(0-5×108Pa), 熔融顺序:Cpx-Opx-Sp-Ol, 当 Cpx 全部熔融时,Opx(En顽火辉石)开始熔融: En=OL(固相)+SiO2(液相) SiO2 升高, 形成石英拉斑玄武岩. P (5×108Pa-20×108Pa), 熔融顺序: Cpx(1350℃)→Sp(1500℃)→Opx(1750℃)→OL, Cpx 首先熔融,钠 Na 存在于二辉橄榄岩的Cpx中 ,因此熔体 Na2O, 形成碱性玄武质岩浆. 高压下: P=40×108Pa,熔点 T=1570℃,Cpx 先熔,然后 Ga,形成橄榄拉斑玄武岩浆 温度 压力 固相线 液相线 0% 100% 亚固相 (100% solid) A 固相 + 液相 B Superliquidus (100% melt) C 4.2. 部分熔融程度 源岩 (二辉橄榄岩) 部分熔融(PM)形成的岩浆的过程 PM 残留相 – 难熔物: 高 Mg/Fe, 低 SiO2 (方辉橄榄岩) 熔体 – 易熔组分: 低 Mg/Fe, 高 SiO2 (苦橄岩或苦橄质玄武岩) 部分熔融将使一种岩石转化成两种成分和物理性质不同的岩石 4.3. 挥发分的作用 降低熔融温度 T, 可以在更深处熔融形成石英拉斑玄武岩. 4.4. 成分不均一性 取决于源区成分和构造背景depending on source composition/ tectonic settings 5.5 玄武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1) MORBS 形成于大洋中脊(MOR)环境,由于快速伸展,3cm/a (达 5cm/a 或更高) 。 很薄的洋壳导致了低压和高温熔融,熔融程度高,形成大洋拉斑玄武岩。 玄武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