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公路物流园报告9.23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影响报告书  PAGE \* MERGEFORMAT 83 环境影响报告书  PAGE \* MERGEFORMAT 136 前 言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配送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现已发展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2013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兰州市被确定为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十大振兴规划》把兰州市确定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近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兰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把兰州建成通达全国、面向中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建成辐射全省、面向西北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建成兰州都市经济圈的物流核心城市。目前,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82家、各类总部企业18家,直营连锁店374个,加盟连锁店584个,专业电子商务公司22家。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物流成本由2000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19%。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甘肃省物产集团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决定在榆中县和平镇建设集建材、钢材、汽配、木材、五金交电、日用百货、预包装小食品、饮料等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易、储存、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办公、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型物流园区。该园区通过构建开放畅通的物流通道体系,高效立体的运输枢纽体系,完善快捷的物流大通关体系,强大坚实的物流产业支撑体系和健全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对提高甘肃省和兰州市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物流园区共分为3个区域,其中:中区、北区位于徐家山庄东侧的空地,地块北临火家圈村、南临S312,西侧为石源生态度假山庄及徐家山庄,东侧为家盛市场,G30连霍高速从两区之间穿过。南区原属于兰州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出城入园、产业升级新建厂房,该公司于2007年12月12日在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建设出城入园、产业升级项目,同时办理了环评、规划等相关手续(具体见附件),2010年开工建设,因兰棉厂资金不足,该项目建设被迫停止。甘肃省物产集团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这块地的价值,与兰州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次接触及谈判后达成一致:由兰棉公司提供项目用地,物产集团公司筹集资金,组建新公司共同开发兰棉公司新厂区126亩土地。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兰棉公司资金不足的窘境,又充分利用了和平地区新厂区的闲置土地来大力发展物流园项目。南区地块北侧为和平村,南侧为牡丹路,西南侧为金川公司,东临S309及甘肃陇大国际学校。项目总占地面积652.88亩,其中:北区占地488.04亩,中区占地38.14亩,南区占地126.7亩;规划建筑面积238486.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2.92×104m2,由办公、酒店、商业、餐饮、零担、仓库、汽车维修组成;地下建筑面积为2.45×104m2,由地下车库及地下室设备用房、人防等设施构成。项目总投资130826.5万元。 2014年7月,甘肃省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兰州公路物流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导则、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公众意见调查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甘肃省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有限公司兰州公路物流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兰州市环境保护局、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城关区环保局的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 录 附件: 1、委托书; 2、兰州市发改委备案通知; 3、兰州市城乡建设局用地事宜的函; 4、兰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会议纪要(兰保指[2013]1号); 5、兰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会议纪要(兰保指[2012]09号); 6、甘肃省五金交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函; 7、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函; 8、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影响报告; 9、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 10、第二次公众参与公示; 11、公众参与调查表; 12、《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西太华佳苑”经济适用房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13、登记表。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1.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