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流水的类型及沉积物特点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瑙河 尼罗河 湄公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 恒河出海口 长江三角洲 长江河口 珠江三角洲 ◆刚果河 钱江潮 1 钱江潮 2 钱江潮 3 亚马孙河入海口 冲浪亚马孙 洪积扇 洪积扇1 干旱地区的洪积扇 洪积扇四川 塔克拉马干的洪积扇 泥石流,四川丹巴,03.06. 河谷的发育 河谷的地形组成部分图  1、河床 2、河漫滩 3、谷坡 4、阶地 怒江峡谷 金沙江虎跳峡 长江三峡 安赫尔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之夜 伊瓜苏瀑布 黄果树瀑布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的十里龙槽 曲流与河漫滩 自由曲流 亚马孙平原上的曲流 黄河上的曲流与牛轭湖 深切曲流 深切曲流,怒江 心滩 江心洲 阶地 阶地形态要素示意图 ①阶地面;②阶坡;③前缘;④后缘; ⑤坡脚h1前缘高度;h2后缘高度;h3阶地平均高度;d坡积裙;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②河漫滩 ——是边滩变宽,加高且面积扩大的产物。在丘陵和平原区,其宽度在数米到数十公里以上,并普遍发育有河流冲积物二元结构。 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河底长期往复摆动河漫滩不断发展扩大并连在一起。从而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是在一般年份河流高水位时,河水泛滥能淹没的谷底部分。 (3)三角洲(河口沉积) ——河水在入海(湖)口地段受到海、湖水的阻滞,动能明显减弱,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河口积淤,其形状一般是呈向大海(湖)中伸出的三角形平地,故称为三角洲. ①丰富的沉积物来源;年输沙量∕年径流量 > 0.24 即 S / W > 0.24 ; ②海洋作用力弱; ③构造稳定或稍有下沉的宽浅海滨区。 第五节 河流阶地 河流通过长期的侵蚀与沉积改变着它的纵剖面,向均夷化方向发展。是河流衰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标志是河流下切能力逐渐衰减。然而影响河流下蚀的因素一旦变化,河流获得新的能量,于是下蚀复苏。这种现象称为去均夷化作用或河流返老还童。 去均夷化作用形成的原因: ①地壳的升降运动:陆地上升使河床抬高或者海平面下降使侵蚀基准面下降,从而使下蚀作用增强。 ②气候变化:由于干燥转为潮湿,水流量增加,河流加速下蚀。 在去均夷化作用下,河流将塑造成深切河曲与阶地。 一、深切河曲 自由河曲是在宽阔平坦的谷底上自由发展的,一旦发生去均夷化作用,河流即可重新下蚀。如下蚀速度适当,原有河弯不受破坏而继承下来,致使河曲深深刻入基岩之中,这种河曲称为深切河曲。 第五节 河流阶地 二、河流阶地 (一)河流阶地的形成 1.河流阶地——原生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底蚀作用中心加强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形成分布于河谷两侧、沿谷坡伸展的阶梯状地形。 2.阶地的构成 ①阶地面——微倾斜的平台面,代表相对稳定时间。 ②阶地崖(阶地斜坡)——急倾斜坡,是河流底蚀作用强烈时期的产物,其高度反映变化的幅度。 (二)河流阶地的类型 1.侵蚀阶地——是由基岩构成,一般阶地面较窄,没有或零星有冲积物,阶地崖较高。 一般形成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如长江三峡4级以下阶地均属于此。 end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是陆地上永久性有固定水流,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河流分不开的“母亲河”同时从自然界的角度,河流是陆地上最活跃的地质动力。河流的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强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流水的作用,是河水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各种改造。 一、河流的一般特征: (一)最大特点:是经常性水流。 河流:经常流水或常年流水的河谷。 河谷的组成要素 1.谷底——河谷底部平坦的部分分为河床、河漫滩。 河床——谷底最低处经常有流水的部分。 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谷地部分 2.谷坡——高出谷地两侧的斜坡 谷缘——谷坡上部的转折处。 谷麓——谷坡与谷底之间的转折处。 ◆峡谷:呈V形, 下蚀为主,谷底 几乎为河床占据; ◆宽谷:呈宽 V 形,侧蚀为主, 形成曲流河床, 河床左右不对称, 开始发育河漫滩; ◆成熟河谷: 为 宽浅 U 形,以河 流堆积作用为主, 形成泛滥平原。 上游 中游 下游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在河床流动中时对谷地和谷坡的冲蚀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分为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一)河流的底蚀作用和峡谷 ——河流在垂直方向上对河底的冲刷作用,称为底蚀作用,又称为下蚀作用。 1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