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 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汉朝以后,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 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隋唐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犁耕的成熟; 5、春秋战国时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水利灌溉的发展: 2、汉朝时期, 修筑了 。 3、曹魏时期, 改制 。 3、唐朝时期, 创制 。 漕、白、龙 翻车 筒车 筒车 白渠 漕渠 翻车(魏国马钧) 脚踏翻车 筒车(唐朝)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水利灌溉的发展: 4、宋朝时期, 出现 。 5、清朝时期, 出现 。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风力水车 高转筒车 清代 风力水车 风力为动力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 ”的卜辞。“众人 ” 是商代集体耕作的反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背景: 1、随着 和 的进步,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向 变化。 2、 时期, 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农具 生产技术 个体农耕 春秋战国 铁农具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 春秋战国时期 (2).含义: (1).时间: 小农经济有哪些特点? (3).特点: 生产单位 生产形式 生产目的 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生产单位—— ②生产形式—— ③生产目的—— 一家一户 男耕女织(农业、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4)评价: 一家一户,经营规模非常小 易受天灾、苛政影响 脆弱性: 工具简单,技术落后 落后性: 封闭性: 分散性: 自给自足,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精耕细作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 曲辕犁 垄作法 特别注意识记 *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发达的古代农业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 最早培植 和 的国家 起 源 一万年 相当发达 水稻 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一)起源 (二)发展 人们生活 农作物种类 耕作方式和技术 生产工具 商周农业 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经常迁徙 出现青铜农具,仍以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 石器锄耕(耜耕)。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粟、稻等 双齿木耒使用方法示意图 骨耜复原图 每年三月,云南西南地区的布朗族烧地 黍 稷 豆 麦 稻 五谷丰登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犁技术的演进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隋唐(完善) 西 汉 (推广) 战国(出现) 特 点 工具名称 时 期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 铁犁 耦犁 (赵过) 耧车 曲辕犁 (犁评) 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种子箱 排种管 开沟器 机架牵引 输种管 (3)构造的变化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直辕犁 曲辕犁 1、农具的革新和演变 唐朝的曲辕犁——中国的耕犁技术相当完善 犁评 犁箭 犁铲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二)耕作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