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学东渐1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租界与中国近代工商业 英美烟草公司 1902年在浦东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烟草工厂 正广和公司 1864年建立,中国最早生产饮料工厂之一 1927年在上海的日本侨民为25827人,占外国侨民总数的47%。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允许外资设厂。日本工厂尤多。图为苏州河边日本内外棉工厂。 2、租界的影响 西学窗口 1865年租界命名南北向路 1865年租界命名东西向路 外滩 扬子路 苏州河滩路 苏州路 桥街 四川路 领事馆路 北京路 教堂街 江西路 宽克路 宁波路 界路 河南路 五柱球弄 天津路 庙街 山东路 花园弄 大马路 南京路 老闸路 福建路 纤道路 九江路 锡克路 广西路 海关路 汉口路 八仙桥街 云南路 布道路 福州路 邮政:1861年英国领事署设立大英邮政局(北京路63号,今北京东路四川路口),法国邮政局设立于当年的5月(四川南路金陵路口)此后,美、日、俄等在各自的领事馆内设立邮政局。1863年租界设立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北京路63号) 1872年,海关建立寄信局,是近代邮政的发端。1896年清政府设立总邮政司,上海寄信局改称为大清邮政局。 煤气(自来火):西藏路煤气厂是上海第一家煤气厂,由英商上海自来火(煤气)公司创办并经营。清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动工兴建,1865年11月1日建成正式向用户供应煤气。 1864年,英商上海“自来火房”(煤气厂)诞生,图为该厂19世纪80年代建于苏州河畔的大型钢结构贮气罐。 1865年12月,南京路亮起第一批煤气灯。次年,工部局与煤气公司签订合同。租界各马路下遍埋煤气管,引火用于公共照明。1866年底,上海私人煤气灯用表55只,公用灯与路灯煤气用表130只,装接路灯205盏。 租界的煤气灯 毛祥麟《墨余录》(1870年):“煤气灯,西人之地火也…柱上置灯,密布街衢,至晚燃之,彻夜不熄” 王锡麒《北行日记》写1879年的宝善街(今广东路)“一带车声隆然,往来雷动。泰西十七国货物麇集鳞聚,惊心炫目,应接不暇。晚则煤气火灯千百万盏,如列星” 1887年的花园桥上,电灯和煤气灯并存 竿灯千盏路西东,火自能来夺化工。不必焚膏夸继晷,夜行常在月明中。 《沪北竹枝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行人如比梦游仙。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 《申江百咏》 电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建设长崎到上海、香港到上海电报线。在南京路12 号设立报房。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外国在中国的第一条电报线。1876年,上海只有租界可发电报,只能发香港、广州和海外,且发10-20字到长崎费用等于一张去往长崎船票。电报盈利丰厚 图为用电报这种“先进手段”进行联系 1881年盛宣怀设立上海电报局,地点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 福州路70号上海电信局 《点石斋画报》中描述电报局设立之初,民间误传电报系用死者之魂练成。 时人咏电报: 奇哉电报巧难传, 万水千山一线牵。 顷刻音书来海外, 机关错讶有神仙。 —《春申浦竹枝词》 电话:上海是世界最早拥有电话的城市之一,上世纪70年代,外国人在十六铺摆两架电话供游客通话,每次收费三十六文(可买面粉一斤、鸡蛋六个、甲鱼半斤不到)距贝尔发明电话只有几年 188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公共租界埋电杆,装设电话25家。1882年,在外滩创设第一家电话局,在局内安装公用电话机,是上海也是全国第一架公用电话。 1881年。上海英商瑞记洋行在上海租界内开办华洋德律风公司,架设市内电话线路。英国人皮晓浦在租界与十六铺间试行电话。1883年,天主教传教士能慕谷从徐家汇拉电话线到英法租界各洋行,开始电话预报气象业务。 ????????????????????????????????????????????? 1883年公共租界兴建上海第一家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 李鸿章出席了放水典礼 苏州河边英租界自来水塔 “谓水有毒质,饮之有害,相戒不用” “一碧澄澈”、“色味清甘” 当自来水出现后…… 一个月 一年半 霞飞消防站(今嵩山消防中队驻地 租界与近代市政 《申报》1882年1月2日道:“顾行于洋场则履道坦坦,而一过吊桥便觉狭仄,兼多秽恶,实令人有天堂地狱之概。” 晚清美国侨民在上海的生活,中西合璧 从1843年英国侨民首登上海滩时始,至1943年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终止的100年间,英、美、法三国侨民在上海最多的年份,达15000人。这占外侨最多的1942年150903人的10%。 被称为“日本人租界”的虹口地区,集中居住了日本侨民。日本侨民的半数以上密布在以吴淞路和北四川路为中心的公共租界北部边缘。 印度是英国殖民地,英国将印度锡克族男性作为公共租界巡捕重要力量 差头: charter, 出租,包车 麦克风: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