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地球和地震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查找:关于地震成因的学说和文献 整理:对于地震的认识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板内地震 板内地震是发生在现代岩石圈板块内部的构造地震。 板内地震绝大部分发生第四纪以来岩石圈板块内部有强烈活动的断层带上,多为浅源地震,少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大陆地震具有空间分布范围广而零散、频度较低、构造环境复杂、破裂过程复杂、前兆范围大且前兆图像复杂等特点。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 Page * 第二章地震及地震波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2.1 地球和地震 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成因 全球地震分布 地震分类 地震波是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519年 麦哲伦航海 1546年 伽利略、布鲁诺提出日心说 1761年 李希尔发现地球非圆球 1851年 傅科用摆观测地球自转 1910年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地球内部结构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地震学研究 大事记 1909年 莫霍洛维奇研究地震波传播确认地壳厚度 1905年 奥尔德姆由远震资料确认地球存在液态内核 1914年 古登堡测得地核半径为2900千米 1935年 里克特定义震级 1936年 雷曼证实内核存在 1940年 制定J-B走时表 1960年 普雷斯等研究智利地震确认地球自由震荡 地球的圈层结构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除地球表层之外,人类长期以来对地球的结构一无所知;近代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和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震荡的解读。通过研究地震波反射、折射的图像,人类得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进而探索地壳运动规律。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莫霍面 莫霍洛维奇分析1909年10月8日克罗地亚地震记录的P波和S波时,注意到有些波似乎比设想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到达得晚一些。为了解释这个延迟,他假定向下传播的P波和S波沿着深约54千米的一个界面被折射上来。以后的研究表明,这个被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的存在是全球现象,这个界面把地壳和其下的地幔分开,虽然它的平均深度一般比54千米小而且并不总是一个急剧过渡。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外地核与内地核 古登堡基于更广泛的地震波反射波观察,于1914年首次给出地核深度为2900千米的相当准确的估计。地震学证据都否认地核能传播S波。 莱曼于1936年在研究记录太平洋地震的地震图时,首次发现不能用地球内部一般的模型解释地震波,提出了在外核之内有一月亮大小的内核的证据。博尔特进行伯克利台网地震记录的地核波研究时,观测到从内核反射的P波。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ge*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地球物理数据 内部圈层 深度 km 地震波速度 密度ρ 压力 P 重力 g 温度t 附 注 纵波 横波 地壳A‘ 0 33 5.6 7.0 3.4 4.2 2.6 2.9 0 1200 981 983 14 400-1000 岩石圈(固态) 地壳A’‘ ( 莫霍面) 地 幔 上地幔 盖层 60 8.2 4.6 3.34 1900 984 1100 低速层 100 7.93 4.36 3.42 3300 984 1200 软流圈(部分熔融) B’’’ 过渡层C 250 650 8.2 10.08 4.5 5.42 3.6 4.64 6800 18500 989 995 1900 (固 态) 下地幔D’ D‘’(古登堡面) 2885 13.54 7.23 5.56 135200 1069 3700 地 核 外核E‘ E’‘ 41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