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空间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空间插值方法 6.2 变异函数计算 对于31个样本对,可以计算标准差,假定均值为0,且为正态分布 ? = + - N(h) 1 i 2 h)] Z(xi [Z(xi) 2N(h) 1 50 100 二、空间插值方法 6.3 滞后距(LAG)的影响 二、空间插值方法 6.4 理论变异函数 块金值(C0; Nuddget): 当h = 0时的非零变异值,由不可解释的原因引起; 基台值(C0+C;sill): 变异曲线变平缓时的变异值,表明在某个距离上样本点不再存在相关性,通常等于数据集的方差; 变程值(range): 当基台值出现时的h值. 重要的是原点附近变异图的形状,越是最近的点对插值结果的影响越大 二、空间插值方法 6.5 kriging插值方法 式中:Z0为待插入点的值; Zx为已知点的值 Wx为每个点的权重值 计算Wi,按采样点数据的变异函数图的统计分析原理来计算 二、空间插值方法 6.5 kriging权重计算方法 h11 r(h11) 式中:r(hij)是已知点i和j之间的变异值,r(hi0)是已知点i和待估点之间的变异值, r(hij)和r(hi0)可以通过变异函数求得; Wi为每个已知点的权重,u是拉格朗日系数,是为了将估计误差降低到最小; 根据上式,通过解算联立方程可以计算出Wi 二、空间插值方法—待续 习题 构建泰森多边形 Kriging估值 块金 变程 基台 1.0 110(m) 3.1 谢 谢 !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3、坡向计算 坡向:地面单元法线矢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坡向计算:在格网DEM中坡向的计算一般按两两像元之间的八方向来统计。找出八个方向中坡度最大方位的坡向即可 总体坡向:在包含多个像元的较大斜坡的总体坡向,其值由最高像元和最低像元的连线坡向来计算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3、坡向计算 坡向的应用:坡向,即水流的方向,可以用于进一步提取流域河道、分析泥石流倾泻的概率、山洪排洪的趋势等等。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4、基于地形因子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模拟 剖面分析:常常可以以线代面,研究区域的地貌形态、轮廓形状、地势变化、地质构造、斜坡特征、地表切割强度等。 1 2 3 4 5 A B 3 1 2 3 4 5 6 0 100 200 300 400 A 高程(m) 距离(km)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4、基于地形因子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模拟 三维地层模拟:通过有限的数据再现地下空间地层结构。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4、基于地形因子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模拟 地层顶底板等高线:基于数据地形模型构建地层顶底板等高线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4、基于地形因子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模拟 通视分析:是指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基本步骤: a) 以O为观察点,对DEM的每个点判断通视与否,通视为1,不通视为0。形成属性为0、1的格网。 b) 以观察点O为中心,以一定的方位角间隔算出0°~360°的所有方位线上的通视情况。对于每条方位线,通视的地方绘线,不通视的地方断开。这样可得出射线状的通视图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4、基于地形因子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模拟 通视分析判断方法:倾角法和剖面图法。 倾角法 提取观测点O与某一格网点P的地形剖面线 计算剖面线上所有点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如果OP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所有夹角中最大的,则P点相对于观测点O来说是通视的,否则不通视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 地形因子及其计算 4、基于地形因子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模拟 通视分析判断方法:倾角法和剖面图法。 剖面法(射线法) 提取观测点O与某一格网点P的地形剖面线 判断两点连线是否与剖面相交:即判断剖面线上是否有落在AB连线上的点,若有则不通视,无则通视 为何进行插值? 1. 2D离散点向规则栅格数据的转化 给定的离散样品数据 规则格网数据 为何进行插值? 2. 3D离散点转化为连续体数据,土壤属性、金属分布 高程[m] 土样空间构型 利用3D空间样品数据转化为3D连续的体数据 砂岩 黏土 为何进行插值? 3. 动态采样的2D、3D数据转化为动态演化的时空连续模型 不同时期地表采 样点高程的变化 恢复的三维形貌 地下水污染扩散模型 一、空间插值的基本原理 基于离散样品的空间和属性信息,根据预定的精度要求或确定的规则,推演出时空演化模型(函数)。 利用该函数,借助或完全脱离样品数据,估算未采样位置的目标属性(属性和空间信息)的过程。 利用插值结果,估算插值的精度和误差。 1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