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例题解析(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VIP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例题解析(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例题解析(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例题解析(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例题解析(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文学名著 《考试说明》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 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阅读“附录三”中的名著。 1.识记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 A 2.识记“附录三”中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A 3.理解“附录三”中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B 《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范围和考查内容十分明确而具体:列入考查范围的七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考试说明》“附录三”中所列文学名著〔含《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226;语文》(必修)1至5册“名著导读”〕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列入考查范围的七个模块中的中外重要作家是有限的,但是“基本常识”的内涵却很丰富,诸如中国作家的原名、笔名、字、号,生活的时代,代表作,风格流派,文学主张,后人评价等,外国作家的国别、代表作、文学流派等,都应该作为识记范围。“附录三”列出的文学名著,每年的《考试说明》都会根据实际需要划定出“年度考试范围”。例如,2014年《考试说明》的“附录三”: 名著阅读目录(加*号的列入2014年度考试范围)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 *1.《孟子》;2.《庄子》;*3.《呐喊》(鲁迅);4.《边城》(沈从文);5.《复活》(列夫#8226;托尔斯泰);6.《老人与海》(海明威);7.莫泊桑短篇小说;8.泰戈尔诗;9.《西厢记》(王实甫);*10.《雷雨》(曹禺);11.《茶馆》(老舍)。 (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226;语文》(必修)1至5册“名著导读” *1.《论语》;2.《大卫#8226;科波菲尔》;3.《家》;4.《巴黎圣母院》;*5.《红楼梦》;6.《高老头》;*7.《哈姆莱特》;8.《三国演义》;9.《堂吉诃德》;10.《谈美》。 “年度考试范围”在不同年度可能会作微调。如2014年“附录三”中列入年度考试范围的名著比2013年增加了《孟子》这一部。 2013年湖北《考试说明》对“文学常识”(其中也包括名著阅读)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出重要调整,这就是在“理解”层级增设了一个考点,即“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也就是说,高考湖北卷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将不仅仅限于对划定的“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识记,还涉及对划定的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014年湖北《考试说明》又将“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并提,二者不再像往年一样为隶属关系,这一变化暗示着高考将加大对“名著阅读”的考查。 湖北省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坚持考查文学常识。2012年以前,采用和名句名篇一起用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2年进入“新高考”后,湖北卷为“文学常识”(其中也涉及名著阅读)单独设置一道小题,考查形式也改为选择题,赋3分。 1.(2013#8226;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和“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能力。B项有关内容选自《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看到此联,十分厌恶,断不肯在此午睡,并非是“十分喜爱,铭记在心”。即使未曾留意过这一细节的考生,也可据宝玉的性格推出此项不合理。  答案:B。 2.(2013#8226;江西卷)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