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准备恢复帝制。 3.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单元线索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2011高二思想文化史新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技术 制度 思想 文化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李)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 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 民主共和 (一个主题) 课标解读: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3、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4、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5、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跨人的地步 …… 《新青年》慢慢发展出一条新路,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的政治不能只靠政治,要靠文艺、伦理、思想方面的变革… … 如果不彻底改造思想文化,则旧政治会不断循环再生,会不断有袁世凯之类的人物出现。” —王汎森院士为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答记者问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纺织工业: 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1919年增加180%。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 民主共和 专制独裁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诞生,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兴起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贡献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影响 具体贡献 代表人物 创办《新青年》 倡导文学革命 拉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阵地之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开始 《狂人日记》《孔乙己》 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成为文学的典范。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 后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性质 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进步性 (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形成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三次) (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局限性 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全肯定的情况 (4)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推广使用白话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新文化运动后期 1、首倡——开始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1)撰写文章:1919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湖南) (3)建立组织: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者》 《劳动音》等 四、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3、政治成果:1921年、中共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前期: 后期: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宣传马克思主义 归纳与思考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课堂训练 B 2、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 ) A、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