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功能玻璃材料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半导体玻璃分类   一般半导体的电阻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在10-6 ~ 107 ?.m,并分为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两种。   其中,杂质半导体包括空穴型(p型)半导体和电子型(n型)半导体。   玻璃半导体主要属于杂质半导体类型。 玻璃半导体分为以下两类     (1)氧化物玻璃     (2)非氧化物玻璃   (1) 氧化物玻璃   在这类玻璃中,含有大量钒、铁、钨、钴、镍等过渡元素。 研究得较多的是钒磷酸盐玻璃和铜硼酸盐玻璃。   如:V2O5--P2O5—BaO、CuO--B2O3—CaO等。   氧化物玻璃的导电性是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两种不同价态而引起的电子跃迁过程所造成的。   这种玻璃通常是n型半导体。   氧化物玻璃的电阻率在10--106 ?.m之间,载流子密度为1010cm-3,迁移率一般在10-8 ~ 10 –2 cm 2. V-1. s-1。   表征氧化物玻璃的热电转换常数--赛贝克系数在100--1000 V·K-1(300℃以下)范围变化。   (2)非氧化物玻璃(硫系玻璃)   这类玻璃是As、Sb、Ti、P、Ge、Si等元素的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以适当比例混合熔融而成。   非氧化物玻璃的电导率随成分而变,界限从10-12 ~ 10-1 S. m-1。   这类玻璃是电子导电。 二、玻璃半导体的制备方法   氧化物玻璃半导体的熔制温度随组成而变化,当P2O5、WO3等含量增加时,熔制温度相应提高。坩埚可选用陶瓷质或石英质的。     硫系玻璃的析晶倾向较大,合成条件和称量误差对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其原料纯度一般高于99.99%(质量分数),称量精度达2 ? 10-4 g。   硫系玻璃通常在抽成真空的石英安瓿中熔制。   由于一面熔制,一面转动,故析晶倾向小的可以自然冷却,析晶倾向大的则需把安瓿投入冰水(或干冰)中淬冷,以确保玻璃态的生成。 三、玻璃半导体的特性   (1)玻璃半导体的伏安特性   (2)玻璃半导体存贮器件的特性   (1)玻璃半导体的伏安特性   由于玻璃半导体的种类不同,其电性能也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开关效应” 和“存贮效应”两个方面 。 一、光致变色原理   光色玻璃的光色特性是许多可变量的函数,这些可变量包括玻璃的基础组分、光敏相的种类和聚焦状态、分相热处理条件以及其他许多因素。   光色玻璃的变色过程和照相过程有一些相似。     在照相中,入射光子将胶卷上的银离子分解成为银原子和卤素,通过显影的化学反应,把卤素从原来的位置扩散出去,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在光色玻璃中,光子也将银离子变为银原子,但卤素并没有从晶体--玻璃的界面上扩散出去,仍存在于银原子附近;   当光照去除后,卤素仍旧可以和银结合成卤化物。   光吸收峰值和玻璃所含碱类有关,随着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吸收带峰值向长波区域漂移;   不同的卤化银对玻璃的光色性能也有影响,光吸收峰值随着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向长波区延伸。   为了使玻璃具有良好的光色性,即提高对激活辐射的灵敏度和加快色心的破坏速度,在玻璃成分中常常添加敏化剂。   其中,Cu2O是最有效的敏化剂之一。   此外,对于光色玻璃,一般要求它们具有两个条件:   A、当基础玻璃在高温熔化时,卤化银有较高溶解度;   B、当温度降低时则使卤化银能从玻璃中析出。   卤化物敏化的光色玻璃有许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疲劳。 二、光色玻璃制作工艺 基础玻璃配合料 一定的气氛下高温熔炼 毛坯成型 退火 进行变色性能热处理 按产品要求进行精加工 一般光色玻璃采用熔融法生产,它的基本流程为:   其中,基础玻璃应包括变色组成及必要的敏化剂等;另外,变色性能热处理后,仅当银颗粒在10--20 um时才有光色效应。 基础玻璃配合料 一定的气氛下高温熔炼 毛坯成型 退火 进行变色性能热处理 按产品要求进行精加工   除了使用熔融法制造光色破璃外,还可用离子交换法将含有卤素、银的Na2O--Al2O3--B2O3--SiO2玻璃浸入AgNO3熔盐,使Na+与Ag+交换,Ag+进入玻璃表面层,再经热处理使银与卤素聚集成AgX微晶体。   热处理是光色玻璃制造中的主要工序。   未经热处理的光色破璃,因其中变色组成颗粒较小(例如银颗粒小于5 um),没有光色效应。   经热处理后,颗粒长大到一定的尺寸范围(例如银颗粒在10--20 um)才有光色效应。   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主要由玻璃的温度--粘度关系决定。   玻璃的热处理温度通常在转变点和软化点之间,即高于退火温度20--l00℃。     玻璃的热处理时间在较高温度下只需几分钟,在较低的温度下需要几小时。   在一般情况下,都避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